21世纪经济报道|芯片厂追着客户要求下单,台积电董事长:一定有人在囤积芯片( 二 )


除了涨价购买 , 部分汽车制造商选择提前下更大的订单 。 自动变速器生产商Jatco的负责人表示 , 他们正在努力确保始终有足够的芯片和其他关键零部件 , 方法是下更大的订单 , 并比平时更早与供应商签订合同 。
品牌商们不惜加价、下大单来订货 , 很大程度是因为它们已然饱受“缺芯”之苦 。
通用汽车、本田、日产和Stellantis近期发布报告称 , 在截至9月份的三个月里 , 由于芯片短缺迫使它们闲置工厂 , 经销商几乎没有车辆向客户提供 , 销量大幅下降 , 就通用汽车而言 , 同比下降了三分之一 。
汽车顾问黑格合伙人公司的总裁艾伦·黑格表示 , “我们从未见过这样的车辆短缺 , 只是没有足够的汽车出售 。 ”市场信息公司J.D. Power数据和分析部门总裁托马斯·金也直言称 , 现在市场上根本没有足够的汽车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
汽车行业之所以“受伤”严重 , 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半导体制造商将更多的产能分配给了消费电子产品 , 相对而言 , 分配给汽车芯片的产能要少得多 , 以至于“缺芯”问题在汽车行业更为显著 。
为了解决眼前的烦恼 , 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首席执行官玛丽·巴拉(Mary Barra)在9月时表示 , 通用汽车将一改过往向供应商购买芯片的模式 , 开始与制造商直接建立联系 。 有通用汽车做例 , 可以预见未来或会有更多的汽车厂商会尝试绕过代理商和分销商 , 自行主导汽车芯片交易 。
如今 , 地位堪比“皇帝女儿”的芯片市场火热一片 。 对于加价又签长期协议的现象 , 马天诣向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表示 , 如今签订一至三年的长期合同已经成为芯片行业的一种新的行业规范 , “多了额外的5%-10%的定价权 , 更倾向于买家是为了‘确保零部件安全’ 。 ”
有人囤积居奇?
芯片的应用范围甚广 , 从消费、汽车到人工智能等领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 据悉 , 全球有多达169个行业 , 一定程度上受到芯片短缺影响 。 牵一发而动全身 , 芯片产能的恢复进程自然也引来了各个行业的目光 。
其中 , 作为全球封测重镇的马来西亚备受关注 。 目前 , 全球范围内有超过50家半导体公司在马来西亚有投资 , 几乎涵盖所有半导体巨头 , 且封装测试是芯片交付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 所以外界普遍认为 , 若马来西亚能从疫情中恢复 , 则有望改善芯片短缺的现状 。
而近期 , 马来西亚疫情的缓和也让外界看到了芯片行业复苏的希望 。
截至10月20日中午12时 , 在过去24小时该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5516例 。 从18日到20日 , 马来西亚确诊病例均维持在5000例到6000例之间 , 较上周日均确诊病例逾7000例又进一步下降 。 疫情数据全面向好 , 对此 , 马来西亚的卫生部总监努尔·希沙姆认为 , 这让该国在防疫措施下重新开放“更有说服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