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 , 国防部五院科技委成立时 , 钱学森提名陈敬熊作为委员 。
在“红旗一号”制导站研制出现天线系统误差问题时 , 钱学森第一时间找到了陈敬熊 。
陈敬熊运用数理知识解决了众多技术难题 , 也发现了不少权威理论的破绽 。 他经常鼓励年轻科技人员 , 不能只限于工程 , 对数学、物理之类的基础学科也要涉猎 , 只有这样 , 才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 不仅要知其然 , 更要知其所以然 。
在几十年科研工作中 , 陈敬熊把数学视作攻克电磁场、天线、雷达等通信领域研究难题的一把“利刃” 。
陈敬熊说:“我认为干我们这一行 , 数学理论水平还得提高 。 不要认为我们是搞工程的 , 数学可有可无 , 实际上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问 , 直接用处谈不上 , 但它是基本功 。 ”
人到晚年 , 陈敬熊仍痴迷于数学研究 。
现在 , 他家有4个书柜 , 里面装满了各种专业书籍 , 其中不少就是和数学相关的 。
“这些书读起来不轻松啊 , 但是很锻炼思维 。 ”陈敬熊说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当看到感兴趣的地方 , 自己时常还会利用自创的一套算法 , 将相关的数学公式重新推导一番 。
“有时候把公式推导出来 , 我自己很高兴 。 这样的生活非常充实 , 脑袋不会空的 。 ”陈敬熊说 。
【陈敬熊|百岁院士陈敬熊痴迷数学推导公式】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10月25日 05 版)
推荐阅读
- 探测|国内电力气象领域首个“院士工作站”落户上海
- 新药|朱兆云院士: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对病人最直接的帮助
- 老人|“为你们贴心的服务点赞!”96岁院士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 月球|院士曾称2030年登月有望!航天局确认研发新一代载人火箭、重型火箭
- 国之|瞭望 | 为国之重器装上“千里眼”“顺风耳”——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宝岩
- 模式|樊建平院士:中国要有自己科技自立自强的模式,而不是紧跟西方
- 风险|中科院院士王建宇:商业航天很火但风险也比较大
- 空间|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宇:空间互联网是商业航天的重要切入点
- 中国|信心满满!院士专家看好光明合成生物产业发展
- 团队|深圳研究团队发明可快速修复活体材料,院士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