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新世界|“福山主义”的迷惑:“美丽新世界”会成为现实吗?( 三 )


福山还是“福山主义者”吗?
2000年左右 , 弗朗西斯·福山写《我们的后人类未来:生物技术革命的后果》一书时承认 , 在后来思考1989年为《国家利益》杂志撰写那篇《历史的终结》所遭受的批评时 , “只有一个论点让我无从反驳:除非科学终结 , 否则历史不会终结 。 ”
当时的全球科技的大背景 , 是2000年6月26日 ,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的6国科学家共同宣布 , 人类基因组草图的绘制工作已经完成 。 福山注意到了这一巨大的科技进步 , 并认为这“将延伸出更多深刻的变革” 。 而在21世纪初 , 福山也注意到 , 赫胥黎当年所预想的许多技术 , 如试管授精、代孕母亲、精神药物等 , 基本已经成为现实 。
一系列曾经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猜想一旦变成现实 , 对人的冲击力无疑是巨大和难以想象的 , 显然福山也受到了巨大冲击 , 他宣称 , “目前我们已经接近科技的终结点 , 似乎我们正处于生命科学进步的里程碑时期 。 ”
这再一次让他想到了《美丽新世界》 , 并对自己曾经满怀热情而推崇的科技进步变得忧心忡忡 。 他说 , 《美丽新世界》中的人也许健康富足 , 但他们已经不是人类 。 他们已不再需要奋斗 , 不敢去梦想 , 不再拥有爱情 , 不能感知痛苦 , 不需做出艰难的道德选择 , 不再组成家庭 , 也不用去做任何传统上与人相关的事 。 他们身上再也没有了赋予我们人类尊严的特征 。
弗朗西斯·福山还引用生物伦理学家利昂·卡斯(LeonKass)的话说:“与忍受疾病或奴役之苦的人类不同 , 按照《美丽新世界》中的方式所丧失人性的人们并不痛苦 , 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已泯灭人性 , 更糟糕的是 , 即使知道也并不以为然 , 他们实际上已成为拥有奴隶幸福的幸福奴隶 。 ”
新技术的发展对他的“历史终结论”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 所以 , 他宁愿冒着巨大的风险要跨领域写作这本《我们的后人类未来:生物技术革命的后果》 , 对此 , 他说:“当前生物技术带来的最显著的威胁在于 , 它有可能改变人性并因此将我们带进历史的’后人类’阶段 。 ”
福山的“后人类”时代赫胥黎笔下的《美丽新世界》同样令人不安:人类基因与其他物种相结合 , 人性消失 , 人类的概念模糊不清 , 等级更为森严 , 竞争更为丛林化 。
14年后 , 尤瓦尔·赫拉利(以下简称赫拉利)注意到了技术革命的加速 , 尤其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更多的结合 。 他认为二者的双重革命 , 让人类这个物种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 , 并担忧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会大大扰乱人类心智系统 , 甚至造成崩溃 。
赫拉利虽然对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不以为然 , 但在科技进步与人类关系的问题上 , 显得更为消极和悲观 , 他甚至担心 , 现代科技的发展——无论是生物工程 , 仿生工程还是无机生命工程——都为少数人提供这种优越性意识创造了技术上的可能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