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天起 , 王曙群便和这个问题较上了劲 。 走路时想、睡觉时想 , 有时在饭桌上还会情不自禁地用手比画 。 “那段时间像着了魔一样 。 ”王曙群说 。
通过近一年的反复试验 , 王曙群终于发现问题出在锁钩采用的钢索传动上 。 找到了症结 , 王曙群马上提出了相应的工艺方案 , 一举解决了困扰对接机构团队近两年的难题 。
对接机构中对接环的运动位置精度是影响对接成败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 安装在对接环上的上支点和对接框上的下支点形成一个闭环回路系统 , 整个传动链长约6米 。 如此长的传动链 , 普通的齿轮传动精度一般最高只能调整到3—5毫米 , 而对接环的运动精度误差要求不大于1毫米 , 俯仰、滚转和偏航角度都有严格范围 , 要求整整提高了5倍 。
王曙群迎难而上 。 他仔细分析了整个传动链 , 创造性地提出自上而下的逆向调整法 。 为此 , 他设计了专用装备 , 大大提高了对接环的运动位置精度 , 解决了总装精度调整难的问题 。
从神舟八号至神舟十三号、天宫、天舟、天和核心舱 , 对接机构经历了12次飞行试验考核 , 圆满完成了15次交会对接试验任务 。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2021年 , 我国正式拉开了空间站建造的大幕 。 如今在149厂内 , 总装、测试、试验任务交织在一起 , 团队通过载人飞船与货运飞船对接机构产品通用的方案将部组件产品化、通用化 。 如此一来 , 团队便可以提前统筹型号的生产、总装、测试及试验任务 , 使得单套对接机构交付时间从10个月缩短到了6个月 。
随着对接机构组批生产 , 团队需要同时在技能人员和团队管理两个方面推进 , 在技能人员方面 , 团队成员化整为零、各司其职 , 肩负起主岗责任 , 保证生产的持续性;在团队管理方面 , 各岗位相互交错、协同合作 , 每个主岗担当另一岗位的副岗 , 从而保证团队的灵活多变性 。 由此一来 , 团队有效地解决了人员紧张和产品质量之间的矛盾 , 实现了“双螺旋”管理结构 , 大大节省了成本 , 有效提高了作战的效率 。
“没有对接机构就没有我今天的成长 , 没有团队的一起努力也没有我们今天的成就 。 ”王曙群把自己的荣誉归功于他的团队 。
近三年来 , 王曙群所在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企业培养了25名技师、67名高级工 。 同时 , 其工作室辐射了航天复杂结构件数控精密加工工作室、航天钣金精确制造工作室、宇航阀门工作室等 , 培养出了一批技能人才 。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 这是王曙群写在劳模创新工作室墙上的一句话 , 更是他作为一名航天一线工人的铮铮誓言 。 王曙群坚信 , 一批批航天人“脚踏实地”接续奋斗 , 定能换来中国航天员游刃有余地“仰望星空” 。 (俱鹤飞)
推荐阅读
- 生产|泰禾智能总装流水线正式投产
- 成功|从1到100 托举大国重器的“功勋塔架”
- 中国城市|蓝皮书显示:中国已成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大国
- IT|中国自研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1003架机总装下架
- 中国|央视发布《大国交通》微纪录片 百度ACE成大国交通新利器
- 硬件|英国Hornsea 2海上风电场已启用首批发电机组 总装量世界第一
- 国之|天眼查发布《时代微光 大国气象》2021年度产业洞察报告
- 崔蕴|用生命铸“箭”的大国工匠
- Top10|北方华创领衔 10大国产半导体设备供应商出炉
- 公司|从大国电网看电气设备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