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动力电池成本增加约20%-25% 涨价压力将传至终端?

_原题是:动力电池成本增加约20%-25% , 涨价压力将传至终端?
一石激起千层浪 , 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 , 持续挑动着国内电池厂家的神经 。
10月26日 , 一封署名为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的《电池价格上调联络函》在网上流传 , 其中提到 , 由于市场变化、叠加限电限产影响 , 与2020年12月相比 , 2021年锂电池原材料不断上涨 , 正极材料LiCoO2价格涨幅超200% , 电解液价格涨幅超150% , 负极材料等供应持续紧张 , 导致综合成本大幅提高 。 根据原材料价格上涨实际情况 , 经研究决定 , 上调C08M等电池产品单价 。
该公司计划 , 产品含税价格在现行的Wh单价基础上 , 统一上涨不低于20% , 具体型号、价格参考新报价单;2021年11月1日起 , 所有新订单将统一签署新的合同 , 并执行新价格 , 所有未执行完成的旧合同订单将关闭取消 。
此次发函的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为比亚迪全资子公司 , 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向比亚迪方面求证 , 相关人士表示“不予置评” 。
“比亚迪锂电池涨价的消息还未得到官方的证实 , 如果真的涨价 , 消费类电池提价的可能性较大 。 ”10月26日 ,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关于动力电池 , 个人认为 , 比亚迪正处于客户开拓期 , 涨价会特别谨慎 。 ”
也有业内人士对采访人员表示 , 网传比亚迪调价函中提到的正极材料 LiCoO2(钴酸锂)是消费电池常见的应用材料 , 涨价的电池可能涉及消费电子类产品 。
原材料涨势疯狂
自2020年年底以来 , 由于需求超预期爆发 , 供应链扩产速度跟不上电池企业的扩产速度 , 叠加新冠疫情、市场炒作等不稳定因素 , 矿产资源供应风险加大 , 导致原材料价格不断上行 , 并传导至电池企业 。 供不应求之下 , 锂电池上游原材料包括碳酸锂、氢氧化锂、六氟磷酸锂和电解液等出现不同程度的涨价 。
国轩高科工程研究总院常务副院长徐兴无近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现在材料在涨价 , 钴也在涨 , 最高的时候涨到60万/吨 。 钴资源是有限的 , 按照目前全世界的规划 , 钴资源估计用不到20年就会枯竭 。 其实镍资源也不是很多 , 大概也就是30-40年 。 在这种资源限制的情况下去发展一个产业 , 没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是很危险的 。 ”
据央视财经日前报道 , 截至10月8日 , 价格一路上扬有“钴奶奶”之称的国内现货钴的价格 , 已从去年4月不到24万元/吨的低位 , 上涨至超38万元/吨 , 涨幅近60% 。 数据显示 , 2020年中国的钴含量只占全球的1% , 近99%依赖进口 。 国际能源署预计 , 2030年全球将有50%的锂资源缺口;到2040年 , 钴的需求量将较2020年增长约20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