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出行洞察:智能座舱中的情绪识别


情感|出行洞察:智能座舱中的情绪识别
文章图片


情感|出行洞察:智能座舱中的情绪识别
文章图片

本期报告将为您解答

  • 市场分析
  • 技术迭代
  • 创业公司处理
  • 车载应用案例
  • 行业总结
01
市场分析
/ / 市场背景
发展历史
199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 Rosalind W. Picard教授首先提出 , 通过识别人体的情感信号 , 来创建一种 能够感知、识别和理解人的情感 , 并且能够做出智能、灵敏和友好反应的计算机系统 。 在Picard教授专著的《Affective Computing》中指出 , “情感计算是针对人类的外在表现 , 能够进行测量和分析 , 并能对情感施加影响的计算” , 开辟了计算机科学的新领域 。 情感计算由此发端 。

情感|出行洞察:智能座舱中的情绪识别
文章图片

市场增长
根据Mendor Intelligence的预测 , 2019年情绪检测与识别(EDR)市场价值为171.9亿美元 , 到2020年 , 全球情感计算市场预计将增长到425亿美元以上 , 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454.8亿美元 , 预测期内(2020-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01% 。

情感|出行洞察:智能座舱中的情绪识别
文章图片

市场潜力
按照市场价值 , 情绪识别的市场规模以应用场景来估算预计将超过千亿 , 其中安防、车载、医疗市场赶超百亿量级 。
安防(占比22%):在公安审讯领域 , 根据公安部数据 , 截至2019年底 , 我国共有48518个派出所 , 全国共约有15万个审讯室 。 以每3个审讯室配备一套多模态情绪分析系统来估算 , 公安审讯的市场规模约为200亿元 。
汽车行业(占比31%):奥迪、宝马、奔驰、沃尔沃、丰田等车厂以及高通等通信公司都在研发该类技术 。 其中 , 奥迪的无线充电技术方案主要针对传输过程中效率流失的问题;宝马与奔驰合作研发的无线充电技术已经应用到了宝马i8车系上;沃尔沃也已经完成了电动汽车车载无线充电系统测试 。
心理健康(占比33%):包括与可穿戴设备和教育中使用的心理健康诊断以及自主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
/ / 驱动因素
需求终端的共同诉求推动市场发展
消费端:数据表示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智能产品都无法达到用户对“智能”的预期 。 对于C端客户来说 , 他们需要更个性化、针对化、客制化的产品与技术来实时与之交互 。

情感|出行洞察:智能座舱中的情绪识别
文章图片

【情感|出行洞察:智能座舱中的情绪识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