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长城WEY 2021
- 技术路径:摄像头视觉识别
- 干预手段:能够根据驾驶员进入车舱时做出的不同表情进行视觉识别 , 并播放相应情绪场景的歌曲或提示 。
- 座舱搭载了第三代高通SA8155芯片 , 与车内虚拟助理、VIMS面部识别等功能进行联动
- 同时 , OMS系统会针对后排乘客采用B柱上的毫米波雷达对生命体征进行检测 。 (图片来源:长安官网)

文章图片
哈弗 2021
- 技术路径:面部表情识别
- 干预手段:环境变化
- 主动情绪识别系统会通过驾驶侧A柱上的摄像头来识别驾驶员的面部表情 , 从而判断驾驶员的情绪 , 比如高兴、生气、惊讶 , 并且还会有不同的语句反馈和干预方式
- 摄像头也有人脸识别+声纹ID解锁的功能 , 为不同家庭人员驾驶提供个性化设置
- 技术路径:行车数据联动处理
- 干预手段:语音提醒 , 环境变化
- 系统可以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做出主动判断 , 主动询问是否关窗 , 开空调 , 开音乐 , 或者开启座椅加热等 。
- 比如 , 系统会根据平常你开车时间的大数据计算 , 发现你今天晚回家了 , 然后特别为你推送加班关怀提醒 。
-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 , 能够判断当前的车速 , 如果速度大于80km/h ,PM2.5浓度数值大于115则会触发语音助手提醒功能 , 询问驾驶员是否需要关窗 。 如果你驾驶时突然走神或者分心 , 车速大于15公里/小时 , 而方向盘转角小于20° , 且未开启转向灯的情况下 , 分心监测功能就会激活 , 然后进行语音提醒 。 (图片来源:哈弗官网)

文章图片
/ / 车内应用目前存在的痛点与解决方案
技术痛点: 无法精准识别情绪强度
- 现在进行的情感识别工作多集中在简单的情感分类 , 对于情绪强弱程度方面 , 目前并没有太多的研究者去探究 。 而即使在情绪分类上 , 结果的准确度也因取决于人为的判断而受到质疑 。
- 深度学习(CNN/3DCNN)具有提取鲁棒性特征的潜力 。 利用海量数据学习到的特征比人工构造的特征更能反映数据的内在本质 , 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特征冗余问题 , 从而极大提高情绪识别效果 。
推荐阅读
- 汽车|现代汽车公布CES 2022参展主题:打造机器人和元宇宙全新移动出行体验
- 技术|山西:提升科技水平 打造高速公路出行“安全卫士”
- 控股|共同探索未来出行新方式 吉利控股与Waymo达成合作
- 技术|Create2021大会:百度Apollo交出成绩单,引领智能出行新体验
- 电子|科技助力出行
- 情感|没开玩笑!对湖水喊话,它真的会回应丨智言智语
- 情感|AI改变爱情与亲密关系?小冰CEO李笛:人对情感非常清楚,应有信心
- 运营|派电科技PAI SPACE亮相上海,引领智能出行新革命
- 智能服务机器人|科技助力出行
- IT|交通运输部:新能源城市公交车比例超66% 100余个城市开展绿色出行创建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