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产数融合,向“云”要动力( 二 )


【华为|产数融合,向“云”要动力】发展初期 , 大量数据样本的存储与处理对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 企业只能以牺牲时间为代价来保证质量 。 在华为云的帮助下 , 该企业实现了视觉检测的数字化、可视化 , 有效解决了数据存储的压力 。 同时 , 依托华为云海量存储及ModelArts平台的强大算力 , 企业研发团队进行图像检测数据模型训练 , 使模型训练周期从40小时缩短至4小时 , 节约人工成本30%、时间成本90% 。 如今 , 该企业开发的三维检测系统在三维微观测量领域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 产品应用于数控刀具、电子产品、航空航天等领域 。
在西安航天基地 , 像西安多维机器视觉这样通过华为云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企业还有很多 。 据了解 , 在华为云的助力下 , 航天卫星遥感、智能制造、地理信息测绘、新能源、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快速发展 。
陕西科教资源丰富 , 科研实力雄厚 。 近年来 , 陕西不断推进新基建建设 , 创新生态、产业体系持续优化 , 新兴业态发展迅速 , 数字经济潜力不断释放 。 结合陕西产业发展特点 , 华为云陕西产业创新中心在医疗、交通、教育、水泥制造、地理信息、航天测绘、政务数据等多个领域 , 帮助企业“上云” , 通过云支持与大产业赋能平台 , 促进行业智能升级 , 赋予企业更强的数字化生命力 。
产业云创新中心是华为与当地政府联合共建的产业云本地服务机构 。 截至目前 , 华为产业云已在西安落地5个创新中心与产业集群攻关基地 , 与陕西多个城市结为数字化转型同路人 , 助力1000余家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 , 为800余家软件类企业提供一站式开发平台服务 , 联合600余家企业实现云上联合创新应用开发 , 为10余家高校提供一站式研发平台 , 加速了城市产业集群转型与产业生态聚集建设 。
培育产业生态
10月12日 , 在华为云(西安)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 西安奇点融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 , 正在进行眼动分析的相关产品研发 。
要将人工智能设备与人体的健康、情绪认知等数据相结合 , 研发出具有心理认知行为分析功能的人工智能产品 , 需要强大的“云”的支持 。 “华为云创为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物理空间、政策咨询 , 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们很多创新资源和技术支持 , 让我们可以更加专注地搞研发 。 ”奇点融合工作人员介绍 , 2020年9月 , 该企业入孵华为云(西安)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 发展迅速 。
在华为云(西安)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 还有很多像奇点融合这样的科技型企业 。 2019年10月 , 华为云(西安)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在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启动 。 该中心旨在发挥华为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优质的云计算服务平台、丰富的智慧城市实践经验和产业链生态资源等优势 , 助力打造以云计算为基础的人工智能产业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