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图/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山脉寒武纪地层
支撑材料成稿过程中 , 各方向专家应邀加入了研究工作 , 共同完善扫描电镜(SEM和BSEM)、X射线断层扫描(μ-CT)、3D可视化、系统学数据分析等研究 , 将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
文章图片
图/化石扫描细节
经过2年半的团队研究 , 发现这些化石呈现对称网状 , 背对背两面覆有表皮细胞分泌几丁质虫室 。 虫室缺乏明显的矿化 , 纵向5列或7列交替排列 , 显示清楚的模块化几何特征 , 整体外形呈叶状 。 化石研究表明苔藓动物虫室整齐的几何排列和复杂性的模块化生长起源于5.3亿年前 , 这是寒武纪大爆发重要的生态创新 。
经过52个特征 , 18个类群和2个外群的最大简约法和贝叶斯分支系统学分析研究 , 表明化石苔藓动物门房原始蜂巢虫(Protomelission gatehousei)代表化石和现生苔藓动物的基干类群 , 为最原始祖先类型 。
文章图片
图/贝叶斯分支系统学分析结果
文章改到第20版 , 往来邮件两百多封后 , 张志飞师徒认为 , 时机到了!2021年8月3日 , 他们向Nature投出文章及文件附件 , 两周后便得到了官方初审通知 。
博士成果 , 是创新是底气更是必然
2013年 , 88年的张志亮从中北大学物理系跨考进入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学习 , 师从张志飞教授 。 自此开启了他与石头打交道的日常 。
在导师的指导下 , 他开始从事石灰石中壳体化石的研究 。 “醋酸溶解后 , 经过几个月的周期 , 微型化石得以大量显现 , 每一次都是令人激动的‘拆盲盒’” 。 兴趣使然 , 张志亮选择直博 , 因缘际会成为张志飞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 。 “基础差、底子薄、起步晚”是张志亮对自己的评价 , 但张志飞老师说 , 只要有兴趣、愿意干 , 才是最重要的 。
文章图片
【舒德|西北大学博士Nature发文:在陕南镇巴发现地球最早的苔藓虫化石】图/湖北宜昌地区野外:张志飞(中)、陈飞扬、张志亮(右)合影
博士期间 , 张志亮几次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未果 。 依托“一流学科”的坚实后盾 , 2015年及2017年在导师张志飞杰青项目资助下先后两次赴瑞典乌普萨拉大学交流学习近15个月 , 考察了英国、爱沙尼亚和瑞典等多个国家的相关地层 。
这段时间张志亮在考察地层、踏勘调研、材料分析、手稿撰写等方面都有了“飞跃”性的提高 。 “即使远隔万里 , 张志飞老师依旧紧密监督我 , 时刻关注我的学习状况 , 一步步教会我如何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 撰写文章 。 ”
推荐阅读
- 大学|教老年人“玩转”智能手机!太原一老年大学特色课程越来越火
- 文件|日本惠普公司误删京都大学超算系统77TB重要数据
- 误删除|日本惠普公司闯大祸,京都大学超算系统 77TB 重要数据被误删
- 导论|时隔五年,普林斯顿大学经典书《在线凸优化导论》第二版发表
- HP|日本惠普公司误删京都大学超算系统77TB重要数据
- 警告!|一大学生骂外卖员是狗 校方回应称已成立调查组
- IT|牛津大学科学家:omicron造成的疾病跟一年前新冠病毒“不一样”
- 人工智能|正片来了!五期「AI大咖说」第一期,探秘清华大学AI&机器人实验室
- 人物|云南一女大学生辱骂骑手是“送外卖的狗”:校方回应
- 技术|四川大学化学工程教师团队:做磷化工领域的忠诚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