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德|西北大学博士Nature发文:在陕南镇巴发现地球最早的苔藓虫化石( 五 )


课余 , 他抓住机会与国外学术大咖交流 , “利用喝咖啡的时间扩充知识” 。 假期 , 他就去野外踏勘 , 收集材料 。 正是有了这段经历 , 张志亮养成了全局思考问题的习惯 。

舒德|西北大学博士Nature发文:在陕南镇巴发现地球最早的苔藓虫化石
文章图片

图/国际寒武纪大会报告
他在乌普萨拉大学现代化石生物学实验室学习期间 , 利用先进设备 , 将手中的材料进行分析 , 制样、扫描成像、归档整理 。 2017年 , 张志亮新发表了 3篇SCI , 在寒武纪腕足动物个体发育和异速生长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和原始突破 , 提出了乳孔贝腕足动物的发育模型 。

舒德|西北大学博士Nature发文:在陕南镇巴发现地球最早的苔藓虫化石
文章图片

图/张志亮与国外导师Lars Holmer 在乌普萨拉大学
“事业后继有人”是张志飞老师最骄傲的事情“能力、人格和担当是我培养学生的基础标准 , 研究过程中 , 给方向、给平台、给支持、给信任是我的义务与责任 。 所以我资助他全额出国 , 他很有兴趣 , 很投入 , 也很细心。 ”2018年 , 张志亮获西北大学博士学位 , 同年经过选拔获得澳大利亚4年期的麦考瑞大学研究资助(Macquarie University Research Fellowship) 。 其学位论文先后入选西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2020年度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谈及师生间的默契关系 , 张志飞说:“老师把握好方向、说清楚意义 , 及时跟踪指出进展问题 , 接下来就是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创造力!”
博士期间的学习经历为张志亮积蓄了宝藏般的学术实力 , 除了掌握多维度的数据资源 , 更多是在张志飞老师坚持“以我为主、国际合作、联合培养”桥梁似的纽带下 , 连通的国际化思维与视野 。

舒德|西北大学博士Nature发文:在陕南镇巴发现地球最早的苔藓虫化石
文章图片

图/张志飞老师领导的国际合作野外考察
“只要学生努力认真 , 我们有实力、有能力、有信心 , 把你培养成为地质学拔尖人才”张志飞说 , 这也是地质学系专业教师们的共同信仰 。 从院士到零基础的学生 , 西大地质人时刻都在用心、用情、用实力打造“学在地质”的精品育人品牌 。

舒德|西北大学博士Nature发文:在陕南镇巴发现地球最早的苔藓虫化石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