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仁|“歪果仁研究会”联合创始人刘祺:以精准的跨文化视角,呈现当代中国的世界价值( 二 )


视频本身自带的娱乐属性 , 也提供了传播价值 。 通过这个媒介 , 促成跨文化沟通的可能性 , 是歪研会一直以来坚持的价值追求 。 “我们希望通过‘歪研会’这个账号 , 用当代的自媒体的方式 , 把中国的现代化更好地呈现给外国人 , 也透过外国人的视角 , 让中国人意识到自己祖国的强大和在世界中的定位 。 正如专业社会学中著名的‘镜中我’理论 , 即提到一个人关于自我定位和自我认同的形成 , 都来自于外部环境给他的投射 。 换而言之 , 外部的环境就像是一面镜子 , 透过这面‘镜子’才能真正认识自我 。 中国年轻一代对于国家的真正认知 , 绝不仅仅是通过接受中国文化的教育可以学习 。 ”在刘祺看来 , 跨文化的理解是站在“边缘”的理解 , 站在“他视角”去看待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 由此才能更明白当代中国的世界价值 。
随着团队和在社交媒体上影响力的扩大 , 刘祺和团队小伙伴们开始探索新的内容 , 把目光转向中国语境下的“边缘”人群 , 从“好玩”向“深度”转变 , 策划了“别见外”系列 , 关注的那些生活中广泛存在但缺少话语权的中国人:老年人、外卖员、快递小哥、乡村教师、火车乘务员 , 以及各种不可或缺却常被忽视的职业 。 通过歪研会的镜头 , 凸显每一个个体的特性 , 打破人们普遍对于这些职业的刻板印象 。
当我们提及歪研会的内容核心优势 , 刘祺回答道 , “必定是跨文化内容的视角” 。 他举例说 , “这种跨文化的视角是我们希望从个体身上找到属于个体更具象化的价值 。 比如 , 为了拍摄地震的场景 , 我们来到了11年后的汶川 。 但展现地震宏大的苦难记忆并不是我们想要的 , 而在宏大的叙事下 , 展现不同个体在震后的生活或许更能抓人眼球 。 向更深度更有社会责任的方向走 , 是视频平台必经的道路 , 我们也希望粉丝们在观看完视频后 , 能获得新的理解和感悟 。 ”
然而 , 用视频的这种具象化的语言去表达中国当下的文化并非易事 , 尤其是那些本身就需要以一种去人格化的冷镜头表达的内容 , 譬如供应链或工业制造业的领域 , 如何最终以独特的视角和思路去呈现 , 是团队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
在刘祺的标准里 , 真正出圈的爆款内容 , 不是单方面地给观众提供某一种简单的表达 , 而是将热点信息、事件背后隐藏的知识、情绪这三点有机地结合 , 并通过观众出乎意料的方式排布 , 才能达到出圈的效果 。 ”

果仁|“歪果仁研究会”联合创始人刘祺:以精准的跨文化视角,呈现当代中国的世界价值
文章图片

2020年1月 , 歪研会完成了总额为2000万元A轮融资 。 如今 , 歪研会旗下除了拥有“歪果仁研究协会”外 , 还有“万国土特产”、“YChina”等新媒体矩阵账号 , 在微博、B站、抖音及YouTube、Facebook、Instagram、Tik Tok等平台拥有超1亿的全球粉丝 。 目前 , 歪研会已成功孵化并签约来自以色列、美国、澳大利亚、西班牙、阿根廷、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0位COL , 其中包括极具人气的“星悦”、“贝乐泰”、“功必扬”等知名账号 , 覆盖美食、美妆、时尚、旅行等10多个垂直领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