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在外 , 不是每个地方, 都有免费的WIFI可以蹭的 , 没有流量了该如何是好?
但当你看到以下这些APP软件 , 神乎其技的应用介绍的时候 , 会不会被吸引安装下载?
上海消保委微信公众号发文表示 , 这些号称“蹭网神器”的APP有信息泄露风险 。
文章图片
诸如此类所谓的“蹭网神器” , 各大主流应用市场都还不少 。
1.小米市场
2.华为市场
3.苹果市场
文章图片
这些软件真的能实现“蹭网无忧”吗?
虽然有些消费者持有怀疑
但仍有不少消费者
会抱着侥幸心理尝试使用
上海消保委告诉你
下载前必须要知道的几件事↓↓↓
1.这些所谓“WIFI密码破解神器”的原理更多的是WIFI热点共享 , 并不是破解
当你手机安装软件后 , 在连接某个网络时 , 软件就会获取相关的WIFI信息和密码 , 并且将数据上传至后台用于共享 。 附近安装该款软件的其他用户就能实现蹭网的目的 。 这些软件所谓的“破解”是需要大量的用户共享WIFI数据作为支撑的 。
如果有的软件真的能如介绍所说轻松破解WIFI密码功能 , 那更是涉嫌违法行为 。
2.这些软件不仅不能实现蹭网 , 反而浪费用户流量 , 观看大量广告
“广告多”“广告不能一键关闭”“诱导下载”等是大量用户评论里出现的高频词语 ,“蹭网神器”更像是“广告播放器” , 漫天植入营销广告 , 令用户不胜其烦 。
3.这些软件“瞄准”的是用户的隐私信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除收集WIFI密码外 , 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 , 这些软件还会索取手机通话记录、位置信息、微信信息、相机、已安装应用软件列表等权限 。
这些权限明显与软件提供的服务业务没有直接关联 , 根本目的是索取消费者的隐私信息 , 极有可能造成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和滥用 。
【隐私|这些号称“蹭网神器”的APP有信息泄露风险】上海消保委建议消费者 , 还是要谨慎下载这些“蹭网神器”, 不要对“蹭网”太上头, 更不要拿自己的隐私信息安全“开玩笑”。
推荐阅读
- 年轻人|人生缺少的不是运气,而是少了这些高质量订阅号
- 入口|微信迎来新变革:保护隐私,增加视频号入口
- 器件|6G、量子计算、元宇宙…上海市“十四五”聚焦这些前沿领域
- 人民日报|1月1日生效的RCEP,将带来这些重大变化!
- 前瞻|6G、量子计算、元宇宙……上海市“十四五”聚焦这些前沿新兴领域
- 广西云|1月1日生效的RCEP,将带来这些重大变化
- 隐私|用户隐私保护新境界,2021 vivo开发者大会将发布安全新动作
- Microsoft|微软2022年股价能否往上冲 取决的是这些因素
- 隐私|云从科技:入选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TOP50
- 模型|2022前展望大模型的未来,周志华、唐杰、杨红霞这些大咖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