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疯抢“程序员”( 三 )


猎头们深知大厂有多么偏爱技术人才 , 因此 , 当敏锐地发觉将有行业性变化时 , 就会闻风而动 。
牛文专职为一二线大厂寻觅“程序员” , 今年5月 , 他看到教育行业的营销模式被外界批评时 , 立刻觉察到 , 教育行业将出现一定规模的人才流动 。 “有些嗅觉灵敏的人 , 已经在看行情、考虑新工作机会了 。 ”
事实也证明 , 在线教育行业大缩减 , 但行业里曾经吸纳的优质“程序员” , 依然是大厂需要的人才 。

|大厂疯抢“程序员”
文章图片
图3/4

牛文用自己总结的各大厂招人特点来筛选适合的“程序员” , 比如“字节重算法、阿里重项目、腾讯看综合素质” , 而大厂外包处于所有鄙视链的底端 。 “外包一般接触不到核心业务 , 只是重复做基本技术” 。
不过 , 牛文也提到 , 市场上的猎头数量很多 , 教育行业的技术人才有限 , 而且不同大厂也有不同的查重机制和人才归属规则 , 身为猎头 , 最要紧的是抢占先机 , 等到人选从公司离职 , 就已经晚了 。
那段时间 , 牛文和同事们疯狂通过个人人才库、社交平台、朋友转介绍等各种途径 , 率先获得人选的联系方式 , 帮他们向大厂推荐简历 , 当人选成功入职 , 才算是真正抢到了人 。
“广撒网成本最低、收益一般 , 但性价比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 。 ”牛文告诉深燃 。 过去的7月-9月 , 教育行业大变动 , 牛文尤为忙碌 , 从在线教育企业中挖到了不少人才送进大厂 , 还帮一些人才在大厂争取到了较高的薪资评级 。
与牛文广撒网、走概率的策略不同 , 王陶代表的另一类猎头 , 特点是和人选深度沟通、建立信任关系 。 王陶提到 , 在技术领域 , 尤其是自动驾驶板块 , 一个相对资深的算法人才 , 可能会同时被二三十个猎头盯上 , 一旦人选出现“动一动”的想法 , 猎头们便会一拥而上 。
在艾丽看来 , “抢人不一定纯粹是业务需要 , 可能是因为互联网公司需要保持招聘端的竞争力 。 ”尽管学算法、学研发、学AI的人才越来越多 , 供大于求 , 求职者竞争越来越激烈 , 但其实真正满足公司需求的顶端人才并没有增多 , 很多公司怕最合适的人才去了竞争对手那里 。
艾丽指出 , 互联网流量型的C端玩法 , 想继续高速发展越来越难 , 互联网大厂们纷纷向B端寻找增量 , 走向产业化 。 但B端壁垒较深 , 没有基础很难打入 , 更加需要技术人才 。
程序员进大厂 ,
不再期待财务自由
疯狂砸钱是大厂抢人时最基本的操作 , 王陶曾见证大厂为留住一位技术人才而“因人设岗” 。 尽管才刚刚通过秋招 , 但刘涵在实习中已经发现大厂会通过竞业协议来绑定人才 , 新公司为了抢夺人才甚至会让员工隐瞒身份匿名入职 , 以帮员工规避竞业协议的风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