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保护法》在11月1日正式实施 。 10月28日 ,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提示 , 严格限制对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 , 小区、经营场所不能强制业主或者消费者进行人脸识别 。 中消协指出 , 小区物业、经营场所将人脸识别作为出入的唯一验证方式缺乏充分的必要性 , 也很难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 , 应当提供其他替代性的验证方式供业主或者消费者自主选择 。
经营者更不能为了商业目的非法收集消费者的人脸识别信息 。 面部信息属于生物识别信息 , 具有唯一对应性 , 不能更改 , 一旦泄露就意味着终身泄露 。 而一旦被滥用或泄漏 , 就很有可能给个人带来安全和经济损失 。 在小区使用人脸识别系统 , 比起为了更加安全 , 更多地是为了便利 。
【保护法|小区不能强制人脸识别是常识 为什么还有小区敢强制人脸识别?】确实 , 无论是小区智能化管理 , 还是业主出入 , 技术的优势显而易见 , 但小区却不能以此为由牺牲业主选择的权利和自由 。 而且数据是否脱敏、存储是否安全、监管是否到位 , 几乎都不会对业主透明 , 甚至有些小区采集信息的主推者是派出所、街道、社区还是其它运营商 , 业主都无从得知 , 这都加剧了业主信息的不对等和对数据安全的焦虑 。
人脸信息深度体现自然人的生理和行为特征 , 具备较强的人格属性 。 小区不能强制人脸识别 , 是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 这不但有法律的兜底 , 也是对个人隐私的尊重和对人格权利的维护 。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画室|互不见面共庆生!华卿画室里的生日会:“蛋糕、祝福啥都不能少!”
- 信息|折叠屏手机能不能作为打工人的主力机?看职场老司机的实操测评
- 辅助|地平线余凯:科学家变成创业者,最不能改的就是「求真」
- 智慧|【Touch Beijing 双语新闻】?“冰丝带”智慧场馆建设完成、177个老旧小区美丽蝶变......
- Google|用户发现Pixel 6 Pro传感器存在Bug 屏幕不能自动旋转
- 公共场所|宁海小区巡逻机器人
- 水平|小区旁边建的5G基站,会对人的身体有害吗?
- CHINA|31省市最新返乡政策一览 卫健委重申:不能一刀切 因地制宜出台相关政策
- 宽带|佛山全市小区已覆盖千兆网络,降费提速让市民乐享智慧新生活
- IT|央视曝小区安充电桩成难题 威马汽车创始人:车主被物业拿捏死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