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耳机,你戴明白了吗?( 四 )



耳机|耳机,你戴明白了吗?
图10 用户头部受力分析(来源:参考文献[4])
水平夹紧力影响最为显著 。 耳朵皮肤很薄 , 遍布神经和血管 , 长时间承受较大夹紧力 , 敏感神经受到压迫[5],会导致头疼眩晕 。 在保证头部能够稳固佩戴耳机的情况下 , 耳机越轻、夹紧力越小 , 长时间的佩戴的舒适度越高 。

耳机|耳机,你戴明白了吗?
图11 耳朵组成(来源:参考文献[6])
因此 , 结构上 , 头带要有足够宽度以降低压强 , 耳罩要有足够的自由度和活动范围以贴合耳朵 。 圆形耳罩和椭圆形耳罩在被动降噪方面有差异性 , 但是其舒适性基本相同 。 当然 , 耳机总体尺寸重量也应该合理 。
材料上 , 头带材料是影响夹紧力的因素之一 , 金属优于塑料[4] , 在拉伸时可以产生较小的夹紧力 。 基于用户舒适性反馈 , 由记忆性海绵和人造蛋白皮制成的耳垫具有较高舒适性 。
此外 , 毫无疑问 , 更好的更舒适的耳机……会更贵!

耳机|耳机,你戴明白了吗?
图12 如何选择头戴式耳机
听力损伤以后可以恢复吗?
听力损伤的来源可能很多 , 比如年龄增长、基因突变、噪声暴露、药物治疗副作用、吸烟、肥胖、慢性病等原因都可能引起听力损伤[10] 。 其中 , 不规范使用耳机属于“噪声暴露”带来的听力损伤 , 如果音量过大 , 优美的音乐也可能变成“噪声”损害我们的听力 。
噪声暴露也要分长时间暴露和短时间暴露的不同情况 。 例如 , 如果习惯性的使用耳机播放音量较大的音频内容 , 就可能导致耳蜗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神经元受到损失 , 这两种细胞在人们产生听力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并且由于哺乳动物的耳蜗毛细胞是不可再生的 , 这种情况带来的听力损伤往往是永久性的 , 在学术上被称为“永久性阈移”[10] 。

耳机|耳机,你戴明白了吗?
图13 听觉系统(来源:参考文献[10])
短暂性的暴露(比如参加音乐派对)较为复杂 。 在过去 , 研究者们一直认为暂时性的阈移并非不可修复的 , 听力在几日或者几周的时间就能恢复到暴露前的水平 。 但是 , 最新的动物实验表明 , 短暂的噪声暴露可以导致毛细胞带状突触的丧失[11] , 这种损伤及其能否修复在学术上尚且没有定论 。
关于使用耳机与保护听力的一些建议
1、国际公认的“60-60”原则
使用耳机时 , 音量一般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 , 允许的情况下越低越好 , 以免过分刺激耳朵[12];连续使用耳机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 成年人每天戴耳机的时间最长不宜超过3~4小时 , 并且每次佩戴30~40分钟后要让耳朵得到充分休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