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耳机,你戴明白了吗?( 五 )


2、长期戴耳机的人群 , 建议选择头戴式耳机
入耳式耳机接触面积小 , 对耳蜗内部压强较大;头戴式耳机接触面积大 , 压强较小 , 对耳蜗纤毛细胞的刺激相对较小 , 使用起来更加安全 。
3、注意使用耳机的环境
在通勤、工作等较为嘈杂的环境中 , 尽量不使用耳机 , 或者使用降噪耳机 , 减少高音量给耳朵带来的负担 。
4、如果使用耳塞 , 注意卫生问题
在使用耳塞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其清洁 , 尤其是“油性耳道”的人群 , 应定期使用湿巾、棉签等对耳塞进行清洗 , 避免滋生细菌 。
5、不要戴着耳机入睡
睡觉的时候 , 如果戴耳机的耳朵压在枕头上的话 , 会损害耳廓 , 并加重对鼓膜的刺激 。 同时 , 如果整晚佩戴耳机 , 耳朵就会持续受到刺激 , 得不到休息 。
6、减少挖掏耳朵
如果自己使用挖耳勺等工具掏耳朵 , 容易损伤耳道 , 甚至引发炎症、感染等情况 , 同时存在卫生问题 。 平常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B、维生素C、鱼肝油等 , 对耳部健康进行干预[13] 。
7、适当按摩穴位
耳垂前后的翳风穴(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听会穴(耳屏前下方 , 下颌关节突后缘凹陷处)可以时常按摩一下 , 对于促进内耳血液循环、保护听力具有较为积极的作
用 。
8、保证用药安全
当我们就医治疗时 , 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新霉素)等耳毒性药物 。
9、定期听力检查
很多人已经认识到定期体检的重要性 , 却时常遗忘听力项目的检查 。 生活在充满声音刺激的时代 , 定期检查听力是很必要的 。 尤其是在高噪声环境工作或者长期佩戴耳机的人 , 更应定期筛检听力 , 对听力疾患早发现、早治疗 , 确保听力健康 。
作者简介
胡森昶 , 清华大学水利系2021级硕士研究生 , 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项目管理
艾浩 , 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 , 主要研究方向为超导量子计算
徐骁翰 ,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为压气机智能设计
翁乐其 , 清华大学未央书院2020级本科生
参考文献
[1] 乔晶鑫;高敏倩;杨海弟;郑亿庆;;大学生耳机使用情况调查报告[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7年06期
[2]费艳锋, 曹祖杨, 李坚维. 关于主动降噪耳机的研究[J]. 电声技术, 2020(5).
[3]赵凯华. 波叠加时的能量佯谬[J]. 物理与工程, 2008, 18(005):2-4.
[4]林欢等: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头戴式耳机舒适性设计
[5]舒适性耳机半参数化设计优化研究△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5年第23卷第6期
[6]正常人体解剖学 , 严振国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