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延续百年的云南本土民族节日,山间坝子造就的文化奇迹.....

云南,自古以来就位于西南边陲,中部和东部地区与贵州地区相连,形成了“地无三尺平”的云贵高原山区。西部与川康地区相接,承接了由北向南扑来的大横断山脉。
可以说云南崎岖多变、沟壑丛生的地形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在云南,最常见的地形就“山间坝子”。

造就|延续百年的云南本土民族节日,山间坝子造就的文化奇迹.....
文章插图
这种地形把云南原始的民族与其它民族隔绝开来,他们依靠着当地的土壤、河流、地形,诞生了自己多样的文明,尤其是丰富多彩的节日。
在云南,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特殊节日,这种节日类似于汉族的”春节“,即使到了现在,这些节日依然在传承和沿袭。
同时,为了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许多民族节日都被纳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
比如白族的”绕三灵,三月街“、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 "、苗族"踩花山",傈僳族的"刀杆节"等等,可以说数不胜数。
东方狂欢节,“都则”(祭火)
古时候的条件艰苦,食物大多只能生吃,但这样容易导致生病。所以,当火出现的时候,大多数的民族都对火有着自然的崇拜,尤其是彝族的祖先。他们期望用火来驱逐害虫,保护庄稼生长。

造就|延续百年的云南本土民族节日,山间坝子造就的文化奇迹.....
文章插图
在他们的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能够看到有关火神的记录和叙述。可以说“火”是彝族的象征,象征着他们对光明的追求和渴望。
虽然分散在各地的彝族的火把节仪式有所区别,但是在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只要是彝族村寨,大家都会聚集在一起举行隆重且盛大的祭祀活动。

造就|延续百年的云南本土民族节日,山间坝子造就的文化奇迹.....
文章插图
每当这个时候,外出的彝族子弟都会不远千里赶回来参加祭祀,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这些都是平凡质朴的彝族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期望。
现在,这个节日已经变成了云南民族村的品牌大型节日活动,只要在这个时间点,去到民族村,就能感受到火把节浓烈的节日氛围,体会到彝族的“春节”。
火把节的流程:
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第一天为“都载”,意味迎火
第二天为“都格”,意为颂火,赞火,火把节的高潮
第三天,彝语叫“朵哈”或“都沙”,意思是送火
大理白族“情人节”,绕三灵
白族,从南诏国时期都出现在历史记录中的民族,他们富有生活气息,喜欢用载歌载舞的形式来娱乐农闲时节的时间。
绕三灵,就是属于那种“迎神赛会”,每年农历的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生活在苍山洱海边的白族村民就会自发带上祭祀工具和食物,组成“绕三灵”的队伍,开始"绕山林"、"绕桑林"、"逛山林"。

造就|延续百年的云南本土民族节日,山间坝子造就的文化奇迹.....
文章插图
他们的本意就是祭拜“三个神灵的象征”,通过这样的形式感谢能够种植食物的土壤,同时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娱乐。

造就|延续百年的云南本土民族节日,山间坝子造就的文化奇迹.....
文章插图
除此以外,为了表示对节日的尊重,只要参加绕三灵的人都会有独特的标识。
绕三灵的标识:
一是太阳穴上贴有“太阳膏”(一种用彩纸做的大阳花),浸有风油精的“太阳膏”能预防中暑,同时也是对太阳的崇拜;
二是左臂上扎一条红带,表示祭拜“本主”后,得到的一种赐福;
三是戴插有鲜花边的草帽,起着装、遮阳避雨、对唱遮羞
”桑堪比迈“,泼水节
泼水节的起源离不开佛教文化的影响,同时泼水节也是云南最为特殊的节日之一,它的节日缘由来自佛教文化中的“浴佛”。
佛教相信用圣洁的水可以冲走疾病和灾难,换来美好的生活。所以到了泼水节的那天,别人向你泼水意味着希望你幸福,被泼水越多他们越开心。

造就|延续百年的云南本土民族节日,山间坝子造就的文化奇迹.....
文章插图
这种文化习俗对于汉族的文化来说有很大的区别,但是,随着傣族文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并且乐意去加入和接受这种文化习俗。
泼水节的流程:
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各种活动。
第二天称为"恼日","恼"意为"空",按习惯这一日既不属前一年,亦不属后一年,故为"空日";
第三天是元旦,叫“麦帕雅晚玛”人们习惯把这一天视为“日子之王来临”;
第四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敬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除了泼水的活动外,在节日的举行节日的这几天,傣族人民还会载歌载舞。
比如孔雀舞、象脚鼓舞,然后就是“丢包”,未婚的傣族姑娘用花布制作精美的五彩花穗,丢向自己喜欢的男子,然后男子再丢回来,借此传递感情。

造就|延续百年的云南本土民族节日,山间坝子造就的文化奇迹.....
文章插图
傣族人民还会用“放高升”的方式来寄托美好的情感,从远处看,灯火辉煌,那是人们对光彩、吉祥的期望。
苗族花山节,“踩花山”
说起苗族,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走起路来叮叮当当的银饰服装。但苗族的花山节也是一场视觉的盛宴。
传说曾经的苗族祖先遭到外族部落的入侵分散,首领蚩尤在山上竖起花杆,吹响芦笙,号召了离散的苗族民众重新汇聚在一起生活。

造就|延续百年的云南本土民族节日,山间坝子造就的文化奇迹.....
文章插图
从此,每年都会举行“花山节”来庆祝苗族人民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寓意着每一年都有新的开始。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二至初六,来自四面八方的苗族人民就会如潮水般涌入花山场,围绕“花杆”跳三步舞、蹬脚舞,打“芦笙架”,跳狮子舞,斗牛等,整个花山场上一片欢腾。

造就|延续百年的云南本土民族节日,山间坝子造就的文化奇迹.....
文章插图
热情好客的苗族人民不仅会自己自己去挑战“踩花山”,还会热烈欢迎每一位挑战者,获胜的人都可以得到苗族人民准备的丰厚奖励。
【 造就|延续百年的云南本土民族节日,山间坝子造就的文化奇迹.....】文章来源:爱云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