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获奖分布领域看 , 上海表现出较为综合的科技实力 。 据市科技奖励中心统计 , 上海获奖成果所属学科覆盖了所有学科评审组的44% , 在化学、数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轻工纺织、材料与冶金、计算机与自动控制、工程建设、农业等领域“多点开花” , 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系统性的科技支撑 。
在基础性学科和大健康领域 , 上海的表现尤为突出 。 48项获奖成果中 , 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学各2项 , 数学和基础医学各1项 。 近两年 , 上海在上述基础性学科获奖14项 。 在与人民生命健康相关的药物与生物医学工程、内科与预防医学、外科与耳鼻咽喉颌、农业、养殖和食品安全等领域 , 上海获2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 , 占获奖总数的27% 。
文章图片
2020年度上海获奖项目奖种和等级分布
民企时隔14年牵头再获此殊荣
从获奖主体看 , 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各展所长、协同创新 , 特别是跨区域牵头组织和辐射带动 , 成为本市科研团队加速创新突破的重要途径 。
48项获奖成果中 , 上海企业共获得4项一等奖(1项牵头)、12项二等奖(2项牵头) , 占上海获奖总数的三分之一 。 在上海参与合作的20项“三大奖”通用项目中 , 本市企业参与9项 , 多于高校(6项)和科研院所(5项) , 体现了企业融入乃至牵头高水平创新网络的能力 。 而且与前两年相比 , 2020年度上海获奖通用项目中民营企业的数量更多 , 共有10家企业 。 特别是联影医疗牵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是上海民企时隔14年再次牵头获此殊荣 。
医生通过联影CT为患者读片
在22项上海牵头完成的通用项目第一完成单位中 , 高校16个 , 占比72.7%;科研院所3个 , 占比13.6%;企业3个 , 占比13.6% 。 在16个高校牵头的通用项目中 , 上海交通大学7个 , 复旦大学3个 , 同济大学、东华大学各2个 , 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各1个 。
本市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27个通用项目中 , 有跨省合作单位的多达25个 , 合作单位来自26个省区市 。 其中 , 上海科研团队在长三角区域的合作最为频繁 , 13个项目有江苏、浙江、安徽的合作机构 , 占比52% 。 上海与云南、贵州等地的对口科技合作也催生了科技大奖 。 如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牵头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 , 其重要参与单位就有云南的科研单位和企业 。
(俞陶然)
推荐阅读
- 国家|2022上海国际热处理、工业炉展览会
- 堆芯|全球首座,世界领跑!
- 国家|张云涛: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处于国际第一方阵
- 项目|航天长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ECMO系统研发”原理样机联调成功
- 国家|光明日报评论员:向扎根基层的青年学子致敬
- 数据|聚焦解决 “卡脖子”问题 三六零旗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纳入新序列
- 国际|国家卫健委就《“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答每经记者问:着力发展国际领先的性智慧医疗装备
- 装备|国家卫健委答每经问:“十四五”将推进“5G+”医疗健康新模式发展 推动智慧医疗健康装备和应用创新
- 综合|千村万乡驭风:国家电投上海能科小(微)风机破局分散式风电
- 来源|北运河边的国家级非遗:穆氏花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