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首次披露研发进展,腾讯芯片犹抱琵琶半遮面( 二 )


这种共建模式 , 和阿里和百度的做法类似 , 不过略显迟缓 。 不久前 , 阿里旗下半导体公司平头哥发布自研云芯片倚天710 。 在倚天710之前 , 平头哥已经推出了处理器和AI芯片 。 百度和阿里的节奏相当 , 8月百度宣布第二代自研AI芯片昆仑2正式量产 , 2018年发布的昆仑1已在百度搜索引擎、小度等业务中部署超2万片 , 服务50多家外部客户 。
配合云+AI战略
“互联网企业做芯片不是必选项 , 因为这不是它的主业 。 各家对芯片行业的态度 , 主要还是看芯片和自身业务的结合” , 比达分析师李锦清告诉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
以百度和阿里为例 , “在AI计算方面 , 如果没有自己的芯片未来很难做 , Google也在做自己的芯片 。 阿里从2009年就开始做云计算 , 那时候各大公司很少有重视云计算的 , 现在阿里成了国内最大云计算公司 , 芯片也是循序渐进的 , 从AI芯片、服务器芯片到CPU芯片 , 越来越通用” , 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向北京商报采访人员直言 。
如果用腾讯高管介绍产品的篇幅 , 来判断具体业务之于腾讯的重要性 , 芯片不是唯一重点 。 在演讲时 , 邱跃鹏将芯片归纳在海量计算范畴 , 在他看来海量计算是全真互联时代的三大技术之一 。 “芯片是硬件中最核心的部分 。 在强大的硬件基础设施之上 , 腾讯通过公有云、私有云以及客户本地集群构建了无所不在的云服务” , 邱跃鹏这样说 。
在做横向比较时 , 王超认为 , “腾讯的三款芯片针对AI、视频和网络运算 , 和自己的业务都可以做结合 , 比如腾讯自己的AI部门、腾讯视频等 , 但是腾讯做芯片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思 , 不像百度和阿里那样 , 和自身业务结合的那么紧密” 。
【视频|首次披露研发进展,腾讯芯片犹抱琵琶半遮面】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魏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