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 , 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并且颁奖 , 让我们又认识了一批在科研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以及他们的团队 。 今年的科学技术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国家要在自然科学方面要加大投入?对于年轻的科研人员来说意味着什么?
今年的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获奖项目有什么特点?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薛其坤:①更加注重质量 。 今年受奖的这个总量比去年减少了15%左右 , 这是我们强调创新质量一个重要的导向 。
②更加强调基础研究 。 尽管受奖数目变少 , 但有46项成果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奖 , 还包括两项一等奖 , 这是历年来占比最高的一次 。
【新闻|新闻1+1丨国家科技奖,奖的究竟是什么?】③注重强化国际科技合作 。 今年的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 , 全部对外籍专家学者开放 。 最终有外籍专家主持或者参与的5个项目获得了今年的国家科技奖 。
为什么国家要在自然科学方面要加大投入、加大研究?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薛其坤:经过改革开放40年 , 实际上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一个科技大国 , 但我们不是科技强国 , 我们很多的发展是靠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而实现的 。 这次修订就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点和我们国家发展的一个阶段 , 要实现中国要变成一个科技强国 , 我们必须有原创的技术 , 这些原创的技术来源于我们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 所以未来如果我们变成了科技强国 , 很多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的技术 , 要通过中国产生 。 要从中国来 , 那怎么来?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 所以说这次修订是符合时代的特点的 。
从1999年至今 , 35位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都是一辈子在自己研究的专业 , 这对于年轻的科研人员来说是什么样的信号?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薛其坤:①无论是从事基础研究的最高奖获得者 , 还是解决了国家需要核心技术的获奖者 , 都有一种强烈的报国情怀、家国情怀 。 所以通过这些最高科学技术奖 , 我们年轻一代 , 包括我们的教育 , 都要朝这个方向走 , 要培养具有爱国情怀、报效国家、报效民族这种科学家 。
②科技创新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作 , 这不是靠敲锣打鼓、短期就能完成的 。 要想在科学和技术上取得原创的突破 , 取得重大的成果 , 需要潜心研究 , 要善于坐冷板凳 , 善于做大家不知道的事情 。 只有潜心耕耘 , 才能真正取得真正原创的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 才能成为科学家 。
推荐阅读
- 新闻|(暂不发)2021新闻年历|你不停翻着新闻,寻找时间的故事
- 手机|一加10 Pro现身跑分库:高通骁龙8 Gen 1+12GB内存
- 视界|这部电影里的黑洞竟然和真实黑洞这么像?丨夜问
- 新闻|祝贺!我国成功发射天绘-4卫星
- 虚拟|半月谈丨元宇宙的未来,是美好还是陷阱?
- 合成|AI合成主播丨“十四五”期间力争突破一批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
- 罗振宇|张庭夫妇公司涉嫌传销被查处;小米正式宣布对标苹果丨邦早报
- 宝将|相互宝将于明年1月关停,华为回应6亿元成立精密制造公司,俞敏洪正式进军直播带货,台积电1nm工厂敲定,这就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
- 新闻|倒计时3天的澎湃新版块,背后是百年“烧脑”史
- 新闻|小米正式发布MIUI 13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