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 , 11月1日17时 , 北京市朝阳区接昌平疾控部门通报 , 2名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分别呈阳性和单基因阳性 。
核酸检测结果为单基因阳性?这个术语一出来 , 成为全网的“迷之单阳” 。 核酸检测千万次 , 之前为啥没出现?单阳又该咋解读?科技日报采访人员就此连线了业内专家 。
核酸检测到底咋检测?
“单阳结果概率一般比较小 。 ”从事核酸检测设备研发和产业化工作的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天隆科技创始人彭年才告诉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 在核酸检测中 , 是用荧光来报告究竟是否阳性 , 不同颜色的荧光代表一个靶标 , “单阳”意味着当时只有一种荧光进行了“报警” 。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中 , 明确对新冠病毒样本采集和检测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行了规定:实验室进行核酸检测的方法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新冠病毒核酸 。
那么 , 为什么新冠病毒的核酸一来 , 就能发荧光?
指南中指定了特殊的匹配“引物” , 是针对新冠病毒基因组中特有基因设计的(选用两种新冠病毒报告基因:开放读码框1ab和核壳蛋白) 。 引物就像“卧底” , 去和“敌人”新冠病毒“对暗号” , 一对上就激发荧光 。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文件截图
荧光微弱 , 为了避免误测 , 荧光PCR设备通过实时监测核酸扩增过程中目标荧光上升的曲线规律(被称为Ct值) , 如果规律与标准品(新冠阳性)比对符合特征 , 就报告阳性 。
两个靶标 , 意味着在这个侦查体系中 , 派了两个“卧底” 。
“单阳”是不是报告错了?
但从结果上看 , “单阳”意味着两个“卧底”给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 一个阳性 , 一个阴性 。
这个“分裂”的答案是不是因为检测体系出了问题?
彭年才认为不太可能 。 他表示 , 针对自动化的核酸提取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交叉污染、温度边缘效应、荧光检测通道串扰等多个难题 , 国内的领头企业和研发团队已经研制出了具有核心专利的技术 , 也在美国、欧盟等获得了专业认证 。
在核酸检测的质量控制方面 , 指南中规定 , 中国疾控中心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对省级疾控机构实验室的质控考核 , 并同时提供全国新冠病毒实验室检测质控方案 。 在临床标本检测前 , 实验室也会对核酸提取试剂、提取仪、扩增试剂、扩增仪等组成的检测系统进行验证才会使用 。
具体到大规模人群筛查时 , 指南明确规定 , 一旦出现阳性结果 , 应对阳性标本采用另外1-2种更为灵敏的核酸检测试剂对原始标本进行复核检测 , 复核阳性方可报出 。
推荐阅读
- the|美CDC:抗原检测的“黑洞”可能隐藏着COVID-19“冰山”
- 带动力|自带动力“机器人管道工”现高交会,从事水下检测,全球首款
- 检测|机器人产业基础薄弱何解?工信部:补齐核心元器件等短板
- 检测|多款人工智能领域创新成果现身第二十三届高交会
- 疫情|西安经开区企业助力西安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
- Type-C|华为鸿蒙手机可检测到数据线降低充电速度
- 检测|基于双目视觉的目标检测与追踪方案详解
- 抗原|硕世生物:新冠病毒(SARS-CoV-2) 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自检)取得欧盟CE证书
- 病毒|安旭生物:新冠病毒抗原鼻腔检测试剂(自测)取得欧盟CE认证
- 传播|废水中检测出奥密克戎毒株!专家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