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来自小女孩的魔法攻击——拉尼娜与冷冬( 三 )



拉尼娜|来自小女孩的魔法攻击——拉尼娜与冷冬
1951年以来历次拉尼娜年合成降水距平百分率显示 , 长江中上游降水偏多 , 数据来自NOAA陆地降水重建数据(PREC/L)(图 | 国家气候中心)
长江流域的洪涝事件普遍发生在厄尔尼诺的次年 , 最为典型的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 , 与1997年的厄尔尼诺—拉尼娜快速转变现象有着较大关系 , 它是导致长江流域降雨暴增的原因之一 。
而2021年国庆热映的电影《长津湖》 , 为我们展现了志愿军在冰天雪地中可歌可泣的战争场景 。 当时东亚受拉尼娜广泛影响 , 寒潮与湿冷气流共同侵袭朝鲜盖马高原 , 使得长津湖战役超过二战中的莫斯科保卫战 , 成为有明确记录以来人类战争史上最冷的战役 。
在全球变暖加剧波动的背景下 , 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因素更加复杂 。 我国的冬季气候仍然主要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 , 除了拉尼娜以外 , 还有欧亚积雪变化、北极海冰融化、及其他海域的海温异常等因素共同参与 。

拉尼娜|来自小女孩的魔法攻击——拉尼娜与冷冬
自1950年以来的拉尼娜事件记录 , 节选自国家气候中心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历史事件表(图 | 国家气候中心)
回顾我国自1951年来记录的15个拉尼娜年 , 有10个年份冬季气温偏低 , 5个年份冬季气温偏高 。 今年是第16个拉尼娜年 , 我国究竟会不会迎来冷冬 , 尚不得而知 , 冷冬概念在时间与空间范围上有严格的定义 , 只有到今年冬季结束 , 才能通过实测数据判断是否为冷冬 , 目前国外研究机构对东亚大范围的冬季温度预测略有出入 。 但具体到我国大部地区 , 近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经会商研判 , 已给出主要预测结论:今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 , 势力偏强 , 中东部地区气温总体以偏冷为主 , 降水总体呈北多南少分布 。
值得注意的是 , 虽然历史上的5次双拉尼娜年均为偏冷 , 而且今年的拉尼娜比较接近以往发生过的典型事件 , 但由于气候系统的复杂性 , 每一个拉尼娜都有一些差异 , 因此今年气候的中后期演变趋势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 在其余因素 , 比如全球变暖和北极放大效应的共同作用下 , 即便延续了去年的暖冬 , 也不排除极端寒潮爆发和短期阶段性偏冷的可能 。 除了公众做好防寒保暖措施以外 , 提升事件预警精度、完善防灾减灾体系依然是我们气象相关工作的主旋律 。
作者:林涛
本文部分修改内容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天气网”
关于“拉尼娜事件”
你们都了解了吗?
除此之外 ,
更多的科普知识欢迎关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