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周末影响一周市场的10大消息(新股+点评)( 五 )


今年三季度 , A股市场成交量在7月21日至9月29日连续49个交易日突破万亿 , 量化交易被当作背后主导力量之一 , 被推上风口浪尖 。 此外 , 诸多量化产品也因出色的收益率在市场上炙手可热 , 引发大量关注 。
此前 , 券商中国曾独家报道 , 有私募基金人士透露 , 收到《关于上线“量化私募基金运行报表”的通知》 。 据通知要求 , 为完善私募基金信息监测体系 ,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已于2021年11月1日上线“量化私幕基金运行报表”月度报表 , 请相关管理人于2021年11月15日前(含)完成首期报送任务 , 此后于每月结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含)完成报送任务 。
点评:今年以来 , 量化产品成为资管圈追捧的香饽饽 。 随着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提升和整个流通市值的不断扩大 , 量化交易在A股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加 。 量化策略已然成为资管行业的主流赛道之一 。 中信证券研究部量化基金研究团队表示 , 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 , 证券类私募中量化产品规模接近万亿、规模占比约两成;百亿以上量化私募管理人的合计规模估算约4800亿 。 公募量化基金(不考虑公募专户)规模约2600亿 , 在主动权益基金中的规模占比较低 。 今年9月 ,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出席2021年第60届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会员大会暨年会时 , 谈到了针对量化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的监管问题 。 他提到:“在成熟市场 , 量化交易、高频交易比较普遍 , 在增强市场流动性、提升定价效率的同时 , 也容易引发交易趋同、波动加剧、有违市场公平等问题 。 最近几年 , 中国市场的量化交易发展较快 , 交易所对入市资金结构和新型交易工具怎么看?希望大家可以做些思考 。 ”
7
美联储突然动手 , 美股集体狂欢!加息、通胀都有明确信号
北京时间11月4日凌晨两点 , 美联储公布11月货币政策委员会决议 , 在维持政策利率不变的情况下 , 正式启动了缩减购债(Taper)的进程 , 将每月减少1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60亿元)的债券购买速度 。 同时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 , 开始Taper不意味着发出加息信号 , 在加息时间方面联储“可以有耐心” , 现在还不是加息的时候 。 这番表态 ,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担忧 。 美联储公布决议公布后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跳涨 , 标普、道琼斯指数盘中深V反转 , 三大指数再度刷新历史最高点 。
首先 , 美联储宣布 , 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的委员一致同意 , 将政策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维持在0%-0.25%不变 , 符合市场预期 。 同时 , 会后决议声明做出了一年多来最大的QE政策变动 , 正式启动缩减购债规模(Taper) 。 美联储表示 , 鉴于经济目标取得了实质性的进一步进展 , 委员会决定 , 开始每月降低购买步伐 , 每月减少购买1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50亿美元的机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 。 意味着 , 美联储将于11月正是启动缩债计划 , 12月加快缩债步伐 。 此次美联储公布的缩减购债的时间点和力度 , 与市场预期基本一致 , 也缓解了市场的“缩减恐慌”情绪 。 美联储的决议公布后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跳涨 , 三大指数连续第5日集体收涨并收创新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