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工业互联网加速创新应用

“今年以来 , 我国制造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 , 全国在建‘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800个 , 第四届‘绽放杯’大赛应用案例超过1.2万个 。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表示 , 工业互联网在国民经济重点行业的融合创新应用正加速拓展 。
工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 , 截至今年8月底 , 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74.7%和54.2% , 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00家 , 连接工业设备总数达到7600万台(套) 。
变革制造业生产方式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日前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成效报告(2018—2021年)》显示 , 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日益活跃 , 已渗透到包括钢铁、机械、电力、交通、能源等40个重点行业 , 形成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应用模式 , 变革制造业生产方式与企业形态 。
“工业互联网让传统设计研发方式发生改变 。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鲁春丛介绍 , 平台数字化仿真等功能为设计提供软件工具 , 通过构建数字孪生体对复杂工程和产品结构、性能等进行优化 , 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研发效率 。
华为在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设计3年后 , 高端产品上市时间从70个月减少到20个月 , 中端产品从50个月减少到10个月 , 研发损失从25%减少到6%;上海外高桥集团利用3D模型协同管理系统 , 将复杂设备建模时间从原来的一天缩短至半小时 , 模型完整性、准确度显著提高 。
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实时采集生产现场各项数据 , 优化设备监测、诊断、执行的管控水平 , 促进生产方式向智能化转变 。 在老板电器茅山智造基地的“黑灯工厂” , 5G网络将车间生产设备参数上传至工业互联网平台 , 结合边缘计算等技术 , 使24小时运作生产所需工人数量从200多人减至2人;中国商飞将5G、VR等与工业互联网融合使用 , 开展基于数据驱动的产品、设备、工装、物流等全过程管控 , 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 。
“虽然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较快 , 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 ”鲁春丛告诉采访人员 , 一方面 , 包括数字化基础和高端工业软硬件在内的产业基础能力较薄弱;另一方面 , 深层次应用推进仍待加强 。
为此 , 鲁春丛建议 , 要以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 , 推动5G工业芯片与模组、边缘计算等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 加速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
中小企业用得起用得好
中小企业对市场最敏感、创新意愿也最强 , 近年来开始拥抱工业互联网 。 但“上云上平台”需要购置传感器、工业级5G模组等终端设备和智能软件系统 , 前期资金投入较大 , 投资回报率难以量化 。 中小企业难以承担工业互联网的前置使用成本和试错风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