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伊斯堡|25岁“老司机”:开好中欧班列“第一棒” | 电讯青春特刊·第7期( 二 )


如果速度没控制好 , 火车还可能“掉八卦” 。 作为铁路人 , 在阮文玉的字典里 , “八卦”这个词和同龄人常挂在嘴边的“娱乐八卦”含义截然不同 。
电力机车牵引动力来源于机车上方接触网的供电 。 由于铁路长距离运输 , 为防止供电过度损耗、电压不稳等情况 , 不同变电所分区段为机车供电 , 供电交界处设置了一段无电区来解决相位差问题 , 这段不到百米长的无电区 , 被火车司机俗称为“八卦” , 也是一道考验操纵的关卡 。
进入无电区前 , 火车司机要确保机车速度达标后断电 , 让列车依靠惯性溜行通过无电区 。 如果对坡度、坡长不了解 , 溜行速度把握不准 , 不能顺利溜行过无电区 , 机车就会停在那里 , 只能请求救援 。 这就是“掉八卦” 。
阮文玉说 , 自己没掉过“八卦” 。 但有一次 , 他遇到大雨 , 而无电区前是一处上坡 , 火车断电后缓慢爬行的那几秒钟 , 他觉得特别漫长 , 直到安全溜过无电区 , 才长舒一口气 。
没开到欧洲 , 却“牵动”着欧洲
2011年3月 , 从重庆直达杜伊斯堡的中欧班列(渝新欧)正式开通运营 , 这是全国首条中欧班列线路 。
有幸值乘中欧班列 , 让阮文玉倍感自豪 。 他驾驶的中欧班列从兴隆场编组站启程——每周都有近30趟从重庆始发的中欧班列在此编组后 , 驶向万里之外的欧洲 。 十年来 , 中欧班列(渝新欧)累计开行超7000列 , 居全国首位 。 “中欧班列是我们中国人、铁路人的门面 。 ”阮文玉说 。
尽管负责值乘中欧班列 , 但阮文玉并没有像朋友们期待的那样 , 驾驶班列走出国门 , 一路开到中欧班列(渝新欧)终点站之一的德国杜伊斯堡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运送中欧班列的货物就像接力跑 , 各局机车、人员相互“接力” , 一站接一站 。 当火车进入德国境内 , 就要由德国铁路公司的司机来“接棒”往前开了 。
从重庆到杜伊斯堡 , 全程1万多公里 , 参与这场长途接力的火车司机们可能素未谋面 , 甚至来自不同国家 , 但运送同一车货物的使命将他们连在了一起 。
阮文玉最远开到过距离重庆兴隆场站约300公里的四川达州车站 。 他驾驶列车跑过的这段路 , 仅相当于全程距离的3% , 却是中欧班列(渝新欧)从重庆始发时的“第一棒” , 回程时的“最后一棒” 。
【杜伊斯堡|25岁“老司机”:开好中欧班列“第一棒” | 电讯青春特刊·第7期】在阮文玉心目中 , 这短短3%意义重大 。 “我跑第一棒 , 一定要跑好 , 如果晚点了 , 后面每一棒都要延误 。 ”——他跑不到欧洲 , 却关系着中欧班列运送的货物能不能准时到达欧洲 。
值乘中欧班列要比一般货运班列更用心 。 阮文玉说 , 中欧班列集装箱里装载的往往是笔记本电脑等精密的电子产品 , 为了减少车辆晃动、防止意外碰撞造成货物损坏 , “我们要按照开客运列车的标准驾驶中欧班列 , 起步、刹车都要更加平稳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