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司机绕路一键处罚 网约车“互联网+强监管”

网约车行业正进入强监管时代,“合规”成为关键词,非京牌运营、超出运营区域、绕路多收费等违法行为也将迎来“互联网+”式的精准打击 。11月10日,北京商报采访人员从北京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总队获悉,未来北京将加强网络执法力度,将依法从严从速打击 “黑网约平台”在京开展非法营运网约车的行为 。

近年来,北京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总队持续加强“科技执法”建设 。通过“互联网+执法监管”,实现了对交通运输运营行为和从业人员的实时监测,对非法违规运营行为的精准打击和对执法力量的智能调度,使黑车、黑平台无处遁形 。
执法监管更新
家住亦庄的余女士近日通过高德打车叫了一辆出租车,在付款时,她发现在原本价格上直接扣除了5.3元的“费用异常调价费” 。客服告诉余女士,这是由于发现司机绕路,减免了异常费用 。
“咱们以前乘坐出租车,偶尔会遇到出租车绕路多收费的违法行为 。以前我们查绕路多收费,只能靠乘客举报投诉来获得违法线索,一般乘客要么记不清走的路线,要么就是司机说因为堵车所以换路线,各执一词,执法人员核实调查有困难;但是现在,我们有了网络执法这种方式后,就变得十分简单了 。”北京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总队十五支队负责人伊红平谈道 。
“十三五”时期,北京交通运输迎来新业态大发展时期,行业监管新挑战也推动首都交通运输行业执法监管进入“互联网+”变革的新时代 。2020年9月,全国交通运输行业首支网络执法队伍——北京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总队十五支队(以下简称“支队”)成立 。
支队采用网络执法模式,本质上也是非现场执法的一种 。主要根据监管信息系统数据间的综合比对发现违法线索,进一步调查核实后给予违法当事人行政处罚 。
以司机绕路为例,伊红平解释称,支队系统内有全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实时情况,也能直接看到乘客的订单信息,用起始地点计算行驶路线 。车辆有内置的GPS定位设备,能看到车辆的实际GPS轨迹信息 。这样把两个路线一比对,如果偏差比较大,数据显示那条路不堵车,那么发生绕路多收费违法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利用系统自动比对,无论一天有几百万的订单,鼠标一点就能从海量订单中找出高度涉嫌违法的行为 。
从严打击黑网约平台
除了解决乘客在乘坐网约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北京交通监管部门也正依法从严从速打击 “黑网约平台”在京开展非法营运网约车的行为,对在京违法从事或者变相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依法处罚 。
所谓“黑网约平台”,即未获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的平台 。据交通运输部下属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截至2021年9月30日,全国共有248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较2020年底增加34家 。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359.5万本、车辆运输证141.8万本,环比分别增长2%、4.1% 。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9月共收到订单信息64892.6万单,环比上升0.9%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