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家|Z世代兴趣消费升级 爱奇艺“迷综季”瞄准年轻人( 二 )


“迷综季”背后 , 恰恰抓住了年轻人兴趣消费的不断升级 。 从曾经的KTV到狼人杀 , 再到如今的剧本杀、盲盒 , 每一代年轻人都有属于自己娱乐方式 。 对于Z世代 , 当下简单的观看节目已经无法满足 , 互动、社交、沉浸式体验的内容更受他们青睐 。
未来是年轻人的 强IP集合多元模式连接新场景
在众多玩家眼中 , 一个剧本杀IP仅仅是这场“人生体验”的开始 。 今年中秋节 , 玩过线下剧本杀《粟米苍生》的木木 , 专门去了河南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 只为重回1942年 , 更真实地走进那场大饥荒 。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一次次的角色扮演中体验各种人生时 , 其背后的商业空间也在悄然链接更多的场景 。
以《最后的赢家》为例 , 该节目除了京都念慈菴等近10位赞助商合作外 , 通过解锁品牌产品寻找关键证据 , 线上内容为线下店的赋能等方式 , 最大化地释放商务合作与品牌共创 , 或是通过推理的小型游戏与城市文旅的融合 , 地方文化植入到剧情故事 , 同时也使得各个环节都有了挖掘商业价值的空间 。
同时 , 在技术革新下 , 爱奇艺此前一系列的创新与尝试 , 都有望使得迷综季、迷雾剧场的众多IP的内容想象力拓展到更互动、更社交的虚拟世界中 。 无论是4小时600万人在线、将30个经典剧综IP的为爱尖叫互动晚会 , 还是运用了XR、AR等技术实现粉丝与艺人实时连线互动、虚拟应援的THE9虚实之城演唱会 , 或是“洛阳”IP“一鱼十二吃”的生态 , 这些都拓宽了IP商业想象力 。
不可否认 , 优质的IP是这场想象力的链接 。 以IP为纽带 , 从线上到线下 , 从平台到城市 , 多元的商业模式网链正在逐步被打通 。
一方面 , 迷雾剧场的优质内容 , 为线下开发提供更多的故事和内容 。 例如爱奇艺与剧本杀发行公司探案笔记 , 合作开发了《八角亭谜雾》《淘金》《谁是凶手》等同名剧本杀IP , 或是将内容延展至舞台剧、有声书等多个产业;另一方面 , 优质IP形成后 , 还可以打造城市级别的大型沉浸式实景推理 , 将城市文旅的地域特色场景与解谜形式相结合 。
这或许是打开IP商业价值的密钥 。 不再将IP仅仅看做是一个故事、一个剧集、一个综艺 , 而是置身年轻人的消费需求中重新审视IP , 并以此为基点 , 连接更广阔的新场景 。文/李十一
每日经济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