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开屏广告又现“摇一摇”新花招,换个马甲就重来? | 快评


功能|开屏广告又现“摇一摇”新花招,换个马甲就重来? | 快评
文章图片

▲资料图 。 图/IC photo
据媒体报道 , “双十一”期间 , 一些App的开屏广告又玩出了“新花样”:上线了“摇一摇”功能 。 这个功能在用户走路、坐车或身体有摆动时 , 就容易触发 , 从而使用户手机被迫跳转到广告页面 。
此前 , 针对App开屏广告“弹窗信息标识近于无形、关闭按钮小如蝼蚁、页面伪装瞒天过海、诱导点击暗度陈仓”等问题 , 工信部于今年7月启动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 将App开屏弹窗广告纳入重点整治内容 。 强力整治下 , App开屏广告现象开始好转 。
然而 , 痼疾难除 , 一些App换个马甲又要起风头 。 所谓“摇一摇”即现广告 , 实则是变相强推广告 , 使消费者处于被迫接受的境地 。
需要明确的是 , 整治App开屏广告乱象 , 不只是从法律层面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 也是从社会治理层面 , 消除安全隐患的必要举措 。
这类功能 , 看似前置了广告弹出条件——“摇一摇” , 需要消费者的“主动”参与 。 实际上 , 手机作为移动通讯设备 , 消费者随身携带 , 随时都可以无意间造成“摇一摇”的结果 。 比如用户在走路、坐车或身体有摆动时 , 就容易触发这一功能 , 从而使用户手机被迫跳转到广告页面 。
换言之 , 消费者需要在极其小心的情况下 , 才能避免触发广告 。 这与之前开屏广告存在的“关不掉”“乱跳转”等问题 , 虽表现形式不同 , 实质都是在违背消费者意愿情况下 , 强行推送广告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 ,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 这类广告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 危害不容小觑 。
还要看到 , 这种“摇一摇”的广告推送方式 , 还可能进一步诱发App及相关平台以隐晦手段获取消费者网页浏览等信息 , 实现广告精准投放 。 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已然实施的当下 , 这种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牟利的冲动和苗头尤不可长 。
对此 , 在前期整治成果的基础上 , 相关职能部门还需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 , 将监管端口前移 , 注意加强对App广告规范投放的监测 , 尤其对变相违规投放广告、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 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规范整治 。 同时要从重处罚 , 防止小问题滋生大矛盾 。
消费者自身也要主动维护好个人权益 , 遇到类似问题及时投诉举报 , 让监管部门及时介入 。 这其实也是为我们自身免受不良广告的骚扰和“轰炸” , 安享便捷安全上网环境应该做出的努力 。
总之 , App广告治理并非一日之功 , 其“摇一摇”即现广告的“新玩法”也要及时予以规范 , 不能让这种广告乱象 , 换个马甲就可以重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