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 , 进入自然水体的雀鳝可谓霸王入水 , 尤其是大个体的雀鳝 , 拥有非常强的捕食和竞争能力 。 从2000年以来 , 时不时能见到在我国自然水体中捕获雀鳝的报道 , 这些雀鳝都是人工养殖中不当放生引起的外来物种入侵 。 相比进入庞大的自然水体 , 进入较小规模水体的雀鳝可能会把所有可食用的生物全部剿灭 。 之前还发生过一个案例:养殖池塘中混进了雀鳝 , 最终致使养鱼人近乎无鱼可收 。
本文图片
体型最大的鳄雀鳝 , 拥有一副类似鳄鱼的嘴脸 , 但吻部较短 | Howcheng / Wikimedia Commons
幸运的是 , 按照推测 , 目前野外存活的雀鳝个体较为零星 , 尚不足以形成繁殖种群 , 不会造成大规模的物种入侵影响 。 但大家也要切记 , 不可将雀鳝等养殖观赏鱼放到我国的自然水体中 , 尤其是那些非本土外来物种;对于作为入侵物种的雀鳝 , 应尽力捕获清除 。
在原产地如北美 , 尚有大型捕食者诸如美洲鳄的存在 , 同时北美的部分垂钓者也喜欢捕捉雀鳝 , 因而雀鳝的种群数量稳定 。 你甚至想不到 , 这么凶残且生命力顽强的雀鳝 , 在北美一度遭遇灭绝的风险 。 部分大型雀鳝如鳄雀鳝是当地休闲渔业捕捉的对象 , 且肉可食用 。 在美国的一些地区 , 一度由于过度捕捞 , 使得种群数量削减到接近灭绝水平 。 好在 , 之后通过适当的保育措施 , 生命力顽强的雀鳝种群又恢复了 。
本文图片
1910年被捕获的巨大鳄雀鳝 | Flickr
话说回来 , 这样一条全副武装的鱼 , 应该怎么食用呢?北美食客表示 , 雀鳝肉质美味 , 品味起来有种鳄鱼肉的感觉 。 雀鳝的肉洁白少刺 , 但难就难在如何从一条全副武装的鱼身上获取肉——特种钳子、锯子、尖刀、甚至斧头 , 都能在切开鳞片时派上用处 。 一番大动干戈后 , 你将获得左右两块切下的鱼片 , 以供进行煎炸或其他方式的烹饪 。
本文图片
主播展示如何从雀鳝身上取肉 , 劈开这层“铠甲”可不容易 | Los Canaleros del 956 / youtube
但有一个部位万万不可食用:雀鳝的卵及卵巢 , 对哺乳动物和鸟类而言是剧毒的(雀鳝毒素属于蛋白毒素 , 120℃以上方能破坏) 。 在割鱼肉时 , 人们一般会舍弃卵、所有内脏以及卵周边的肉 。
推荐阅读
- AI|论文图片误用?AI:这条路已被我堵死
- 马里|OPPO自研芯片意义有多大?为何手机厂商都要走这条路?
- 宝坻|深学笃用 天津行动|着力践行制造强市 这条产业链在津迈进“高光”时刻
- IT|蔚来为何要走三元+铁锂这条“弯路”?
- 爱人|这条“撒满狗粮”的朋友圈,火了
- 投中网|2年前,我以为这条赛道死了,今天却冒出了百亿美金公司
- AI|看下巴识心情 这条AI项链挂胸前也能识别面部表情
- 小神|太空舱植物养成记?笔记本护眼的秘密竟藏在这条小神片里
- 太空|过去的五年,他们把这条“信息天路”搭得越来越稳
- 通信|暴雨致通信中断,国家安排了它!这条短信刷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