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贾跃亭、冯鑫和陆正耀 生态圈玩家集体“窒息”


界面新闻|贾跃亭、冯鑫和陆正耀 生态圈玩家集体“窒息”
文章图片
图1/1
图片来源:Pexels-Raman deep
文|斑马消费 任建新
上周 , 暴风集团退市 , 陆正耀无奈出售旗下仅剩的优质资产神州租车 , 破产富豪贾跃亭隔三差五冒出来刷一下存在感 , 中国互联网最知名的三位生态圈玩家 , 即将走向自己的终局 。
实际上 , 他们的共同点 , 远不止于此 。 年龄相仿 , 都是从小地方摸爬滚打出来 , 都有从体制内辞职创业的经历 , 连创业的时间点都差不多 , 通过画生态圈大饼走向巅峰 , 又指向相似的结局 。
我们现在已经无法假设 , 如果贾跃亭没有烧钱造车而是继续在乐视网周边打转 , 如果冯鑫没有稀里糊涂收购MPS , 如果陆正耀坚守人车生态圈 , 没有烧钱给瑞幸咖啡、或者没有财务造假 , 他们现在是否仍然处于中国商业社会的金字塔顶端?
摇滚哲学爱冯鑫 , 下周回国贾跃亭 , 元气满满陆正耀……这些耳熟能详的段子背后 , 中国互联网商业史中的流星 , 划过夜空即将坠落 。 何以至此?
奋斗
1995年是中国互联网商业元年 。
中国电信开通了北京、上海两个接入Internet的节点 , 中国互联网的拓荒者张树新、万平国等人 , 开始折腾起ISP服务(互联网接入服务) , 张朝阳在美国镀金后回国 , 大学英语老师马云、宁波电信职工丁磊 , 都是在这一年放弃公职准备闯荡一番……
很多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 。
那时候 , 空气中弥漫的金钱味道 , 令人陌生而沉醉 , “下海潮”愈演愈烈 。
这一年 , 22岁的山西省垣曲县地方税务局网络技术管理员贾跃亭 , 不甘心做一个“农村会计” , 次年辞职开办卓越实业公司 。 四线小县城毕竟比不上北京 , 倒卖煤炭、水泥 , 开钢材店、快餐店、印刷厂、电脑培训学校 , 什么赚钱他干什么 。
直到2002年颇为神秘地进入通信行业 , 贾跃亭才真正开启自己的商业之路 , 旗下公司西伯尔2007年登陆新加坡主板 。
相比之下 , 比他年长一岁的山西老乡冯鑫 , 青年时代就苦闷得多 。
1972年出生于山西阳泉的一个教师家庭 , 1993年勉勉强强从合肥工业大学毕业 , 却没拿到学位证 , 没能分配工作 , 后来辗转进入山西阳泉矿务局 , 只待了几个月 , 冯鑫就跑了 。
此后数年 , “混子”冯鑫在喔喔奶糖做销售 , 卖过三株口服液 , 还做BP机维修、搞煤炭运输、开食品厂 , 仍然一事无成 , 无奈成为北漂一员 。
1998年 , 冯鑫看了当时洛阳纸贵的《联想为什么》 , 想去应聘 , 结果联想没看上他 。 后来阴差阳错进入金山软件 , 终于开启自己的互联网生涯 。
在金山6年 , 结识雷军、周鸿祎、蔡文胜等一众大佬 , 为之后的事业崛起埋下伏笔 , 冯鑫的人生 , 直接从秋天过渡到春天 。
当然 , 恐怕只有陆正耀才有资格说 , 他人生50岁之前 , 一直都是春天 。
1969年出生于福建屏南 , 18岁那年以当地高考状元的身份进入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系 , 1991年毕业后分配到石家庄做公务员 。
好好的公务员不干 , 陆正耀1994年辞职创业 , 没几年就通过通信生意赚到了2000多万美元现金 。
陆正耀身材魁梧、脸颊圆润 , 与曹德旺面相颇为相似 , 他们同样精明而低调 , 挂在嘴边的也都是闽商一以贯之的商业智慧——人们要到很久之后才发现 , 这两个福建商人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
崛起
直到2004年 , 时年31岁的山西青年贾跃亭 , 才来到北京 , 创立乐视网 。 此时 , 冯鑫和陆正耀已经在此混迹多年 , 等待风口 。
那一年 , 陆正耀以收购的名义考察当时最大的汽车俱乐部宝来车会 , 了解其运作模式 , 冯鑫被周鸿祎挖到雅虎中国 , 正处在事业的动荡期 。
次年 , 陆正耀创立UAA联合汽车俱乐部(神州租车前身) , 冯鑫的酷热影音也在一众视频播放器的夹缝中诞生 。
乐视网作为中国第一家专业视频网站诞生之时 , 现在的三大视频网站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都还没影儿 。 借助市场先机 , 乐视网在资本的加持之下 , 2010年上市 , 成为A股视频第一股 。
尽管冯鑫和陆正耀此后均在中国互联网行业掀起惊涛巨浪 , 但从起点看来 , 他们的商业模式确实没什么独创性 。
酷热影音已经错失了播放器获取用户的先机 , 没办法 , 冯鑫只好在蔡文胜的助攻下 , 于2007年收购暴风影音 , 组建暴风科技 。
这次 , 冯鑫赌对了 。
《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 2009年我国网民3.84亿人 。 同期 , 暴风影音的用户总数达到2.8亿 , 占网民总数的73% , 每天上线用户数量达到2500万 。 当时 , 暴风影音是仅次于QQ和迅雷的第三大软件 。
所以 , 等2015年3月暴风科技上市时 , 恰逢牛市、标的稀缺、概念炒作等原因 , 推动公司股价暴涨 。
暴风科技上市即股王 , 36个涨停板 , 股价最高冲到327元 , 总市值最高时超过400亿元 。 除了冯鑫和多位投资人之外 , 仅在公司内部 , 就诞生了10位亿万富豪、31位千万富豪和66位百万富豪 。
其实 , 暴风科技上市之前 , 暴风影音在播放器领域早已掉队 , 股价与基本面严重背离 。
2014年 , 以用户数量计 , 在中国视频软件行业 , 暴风影音在PC端排第二 , 在移动端排第九 。 当年 , 公司营业收入3.86亿元 , 净利润4194.15万元 。
谁在乎呢?站在山岗上的人 , 看不见泡沫 , 他们当时只有一个感受 , 风很大 。
互联网存在泡沫 , 实体就没有吗?
贾跃亭、冯鑫并非互联网科班出身 , 核心业务都是互联网 。 计算机系毕业的陆正耀 , 早年却是一个标准的反互联网创业者 。
UAA在市场遇冷 , 陆正耀在资本的支持之下 , 转型做神州租车 , 成为中国市场老大 , 2014年成功登陆港股 。
三人之中 , 陆正耀最早对外展现出商业方法论 。 比如说 , 投资哲学 , 早在2008年 , 他便在《中国企业家》撰文 , 谈“融资应该步步为营”;后发战略 , 无论是UAA、神州租车还是后来的神州专车 , 都是在前人交学费、打市场的前提下创立的;作为军迷 , 他崇尚陆军单兵突破、团队出击相结合的作战方法 。
以“价格战+规模扩张”奠定神州租车胜局之后 , 陆正耀集中资源 , 2015年初推出神州专车——那时候 , 网约车补贴大战偃旗息鼓 , 滴滴快的准备合并 , 出手正是时候 。
2016年 , 以神州专车业务为主体、持有神州租车股权的神州优车公司 , 挂牌新三板 , 离打包上市仅一步之遥 。
膨胀
贾跃亭的乐视网 , 冯鑫的暴风科技 , 陆正耀的神州租车和神州优车 , 都没能让他们马放南山 。
压力是明显的 。 乐视网虽然占据先机 , 但面对优爱腾以及背后的BAT , 毫无胜算;暴风影音运作十几年也只是播放器 , 一个工具的想象空间相当有限;神州租车和神州专车 , 典型的资产重、周期长、盈利能力薄弱 。
他们内心都清楚 , 之所以能名噪一时 , 都是因为资本热潮 。
另一方面 , 膨胀 。 贾跃亭、冯鑫先后发公开信或接受采访 , 总结失败教训说 , 当时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
乐视网上市之前 , 乐视以平台的内容野心 , 推出乐视影业 , 一不小心跻身中国民营电影四强 , 甚至一度吊打华谊兄弟和万达电影 , 这给了贾跃亭莫大的信心 。
随后 , 乐视电视、乐视手机、网酒网先后上马 , 乐视还收购了老牌手机厂商 , “中华酷联”之一的酷派集团 。
那几年 , 这个瘦削的山西中年 , 模仿乔布斯的穿着、台风、概念 , 动不动就要“颠覆”、“窒息” , 通过几场演讲 , 几个PPT , 再度把业务拓展至新能源汽车 , 号称要吊打特斯拉 , 硬生生在2015年创造了1700亿元的市值巅峰 。
暴风科技也在生态圈边缘试探 。 不过 , 论忽悠能力 , 冯鑫只是贾跃亭的小弟弟 。
上市后 , 冯鑫希望给暴风科技嫁接VR和TV两大业务 , 三条腿走路 , 公司更名为暴风集团 。
不过 , VR没有内容土壤 , 谁先跑谁先死 。 2018年 , 冯鑫推出All For TV战略 , 押注那个卖一部亏一部的暴风电视 。
这都没什么 , 顶多不赚钱 , 反正都是资本市场买单 。 收购体育版权公司MPS , 才是将冯鑫推至危险境地的罪魁祸首 。
早年 , 暴风错过了视频播放器布局内容的最佳时机 , 后来自身业绩增长乏力 , 生态圈故事也没能继续往下讲 , 只能回过头来走乐视烧钱的老路 。
当然 , 真正把生态圈落地的 , 还是陆正耀 。
陆正耀花费数年打造的人车生态圈中 , 神州优车和神州租车是两大核心 , 前者主营神州专车、神州买买车、神州车闪贷 , 后者专注于租车业务 , 再加上后来收购的宝沃汽车等 , 神州造车-购买新车-出租(或跑专车)-销售二手车 , 形成完整闭环 。
中间有那么几年 , 神州系整体业绩承压 , 但是 , 通过关联公司互相倒一倒 , 居然能让部分公司实现丰厚盈利 。
生态
“互联网时代 , 人们忙碌了一天回到家 , 手机一挥 , 乐视网高清影片出现在客厅的乐视超级电视上 , 喝一杯在网酒网订购的法国红酒 , 观看乐视影业出品和发行的电影《小时代》” , 这是贾跃亭曾经描述的乐视生态场景 。
生态圈之所以迷人 , 是因为它能帮你把优势场景中的所有价值吃干榨尽 。
这就是某种程度上的垄断 。 不然 , 贾跃亭、冯鑫、陆正耀都没办法把泡沫吹到这么大 。
但是 , 他们忽略了最核心的条件 , 生态圈必须建立在一定量级的用户基础上 , 顺其自然地对外延伸 。
前段时间 , 《腾讯阿里的20万亿帝国生态圈》引发讨论 。 其实这说的一点都不夸张 , 你看看微信菜单栏第三页的“购物”、“游戏” , 第四页“支付”中的子菜单“京东”、“美团”、“猫眼”、“拼多多”、“蘑菇街”、“唯品会”、“转转”、“贝壳找房” , 就知道微信的生态圈有多大 , 而这还只是腾讯帝国的一部分 。
乐视和暴风的电视 , 有多少人买单?小米、荣耀不香吗?老一辈喜欢的创维、TCL , 似乎也没差到哪里去 。 以用户为基础的品牌力不足以支撑溢价 , 靠补贴亏本能扛多久?靠粉丝情怀 , 谁能比罗永浩更能忽悠?
婚恋交友社区百合网前几年也想打造“婚恋生态圈” , 帮男男女女交友相亲只能挣一次钱 , 如果把他们的婚纱照、婚礼、婚宴、月子会所等业务一起做了 , 岂不美哉?
但是 , 百合网的生态圈 , 败在群众基础和品牌效应 , “婚恋生态圈”概念 , 这几年也不再提了 。
生态圈的重点在于跨界 , 不断裂变出新业务 , 但不是让你胡乱跨界 。
乐视布局乐视影业是最贴切的跨界 , 甚至还能算上乐视手机、乐视电视 , 打通平台、内容、硬件上下游嘛 , 但乐视汽车是个什么鬼?
神州系人车生态圈故事很好 , 只是 , 为什么要做瑞幸咖啡?宝沃确实在瑞幸的咖啡杯上打了很多广告 , 如果只是这样 , 陆正耀还不如去和江南春搞一下关系 。
百合网的同行珍爱网 , 2017年准备借壳德奥通航上市 。 德奥通航原主业为小家电 , 后转型通航业务受阻 。
在重组预案中 , 公司提到 , 准备对珍爱网超过1亿实名注册用户进行分析 , 为公司的电器业务和通航业务锁定客户 。 珍爱网充值送电饭锅?线下红娘配对成功免费坐私人飞机?这就是典型的乱牵线 。
坠落
生态圈高潮之时 , 没人在乎蓝图能否落地 , 他们只在乎股票有没有人接盘 。
2016年5月 , 《新财富500富人榜》出炉 , 贾跃亭家族以640亿元财富 , 与美的何享健家族并列第八 , 排在许家印和刘强东前面 。
最灿烂的烟火 , 总是先坠落 。
当年底 , 乐视危机开始露头 , 贾跃亭开始在乐视系中撤退 , 2017年底跑到美国不回来 , 临走前还拉了孙宏斌垫背 。
贾跃亭的标签 , 从“颠覆”、“窒息” , 终于成为了:贾跃亭到底什么时候回国?
中国富豪榜中谁进步最大 , 可能还有争议 , 但如果比谁跑得最快 , 应该没有人敢与贾跃亭争锋 。
好几年前开始 , 经常有人跳出来说 , 暴风集团可能会成为下一个乐视 , 神州系长期左手倒右手的游戏 , 总有一天会玩不下去 。
不是因为先见之明 , 也不是三人成虎 , 只是因为有一些人仍然愿意相信那些朴素的真理:做生意 , 都是要赚钱的 。
直到花52亿元收购还不到两年半的MPS破产 , 暴风集团彻底崩盘 。 2019年7月被采取强制措施后 , 人们拼凑各种信息才知道 , 冯鑫如何用2个亿 , 通过光大撬动了以招行为首的50亿杠杆 。
这个喜欢摇滚和哲学 , 常读《德道经》与《约翰·克利斯朵夫》 , 浑身江湖气以“混子”自居的互联网老炮儿 , 留给大众的 , 仅剩一个落寞的背影 。
陆正耀挺得更久 。 如果不是2020年初瑞幸咖啡爆出财务造假冲击神州系 , 人车生态圈的故事也许还能硬挺着讲几年 。
没办法 , 神州系联系太深 , 当时瑞幸咖啡暴雷 , 神州租车股价直接腰斩 。 最后 , 陆正耀不得不甩卖神州租车股份填坑——神州专车旗下业务日渐式微、失去瑞幸咖啡控制权之后 , 神州租车成为旗下仅剩的优质业务 。
追责还在进行中 , 如果不涉及刑责 , 陆正耀应该是最有可能全身而退的一位 。
当年神州系投资了大量体外资产 , 比如正在排队IPO的孩子王公司股权等 。 砸锅卖铁 , 总还是能做个富家翁 。
贾跃亭虽然已经破产 , 但只要他不回国 , 还是能在美国偷偷住上大别墅 。
独自扛下一切的冯鑫 , 牢狱之灾已不可避免 , 财富 , 早已化为泡影 。 人生的冬天 , 彻底降临 。
冯鑫出事儿后 , 多位大佬发文力挺 , 其中就包含知名投资人蔡文胜 。 通过暴风集团 , 蔡文胜赚了大概8.4亿元 。
其实 , 冯鑫和陆正耀背后 , 通过割韭菜赚到盆满钵溢的人不在少数 , 当然还有贾跃亭背后传说中的神秘人 。 如果不是他们 , 暴风、神州和乐视的泡沫 , 起码要缩小一半 。
【界面新闻|贾跃亭、冯鑫和陆正耀 生态圈玩家集体“窒息”】事后跳出来感慨 , 这不是猫哭耗子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