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尘埃落定!荣耀单飞后的变与不变

11月17日一早 , 随着一纸声明的发布 , 华为出售荣耀的传闻坐实 , 收购方也浮出水面 。 作为华为的两大手机战略之一 , 荣耀近年来销量水涨船高 , 已经能在手机市场独当一面 。 而未来 , 脱离了华为的荣耀将去向何方 , 单飞路上会有哪些挑战和障碍 , 都备受关注 。
尘埃落定
多家企业在《深圳特区报》发布联合声明 , 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与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收购协议 , 完成对荣耀品牌相关业务资产的全面收购 , 出售后 , 华为不再持有新荣耀公司的任何股份 。
声明指出 , 此次收购既是荣耀相关产业链发起的一场自救和市场化投资 , 能最大化地保障消费者、渠道、供应商、合作伙伴及员工的利益 , 更是一次产业互补 , 全体股东将全力支持新荣耀 , 让新荣耀在资源、品牌、生产、渠道、服务等方面汲取各方优势 , 更高效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 。
声明还称 , 所有权的变化不会影响荣耀发展的方向 , 荣耀高层及团队将保持稳定 。 投资新荣耀的经销商和代理商也承诺 , 未来只享有财务上的投资回报 , 在业务侧将遵循公平交易的市场化原则 , 与其他经销商、代理商享受同等机会 。
随后 , 华为在官网发布声明表示 , 在产业技术要素不可持续获得、消费者业务受到巨大压力的艰难时刻 , 为让荣耀渠道和供应商能够得以延续 ,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决定整体出售荣耀业务资产 。 对于交割后的荣耀 , 华为不占有任何股份 , 也不参与经营管理与决策 。 "共有30余家荣耀代理商、经销商联合发起了本次收购 , 这也是荣耀相关产业链发起的一场自救行为 。 "
此前一段时间 , 华为计划将荣耀整体出售的传闻就甚嚣尘上 , 上周还有消息称 , 华为计划以1000亿元(152亿美元)或2000亿元的价格 , 将荣耀品牌出售 。 如今这一纸声明 , 算是坐实了荣耀被出售的传闻 , 至于收购价格 , 声明中并没有透露 。
国资背景
天眼查App显示 , 收购方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27日 , 注册资本为1亿元 , 法定代表人为饶俊祥 , 经营范围包括开发、生产、销售:通信及电子产品、计算机、卫星电视接收天线、高频头、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医疗器械(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及前述产品的配套产品 , 并提供技术咨询和售后服务;增值电信业务经营等 。
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有两大股东 , 第一大股东为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98.6% , 第二大股东为国资协同的深圳国资协同发展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在收购官宣前夕的11月13日 , 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 , 其注册资本从约2亿元增加至约32亿元 。
产经观察家丁少将分析 , 收购方有国资背景 , 有渠道资源 , 能最大限度地盘活荣耀资产 , 实现可持续运营 。
通信专家马继华则指出 , 荣耀收购方有不少是经销商 , 相对比较分散 , 它们对品牌没有过多的控制欲望 , 从这个角度来讲 , 荣耀的管理团队可以有比较大的话语权 , 能够执行原来制定的发展规划 , 包括市场经营的目标 。
至于荣耀新公司的管理 , 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 , 华为召开的股东会议已确定了新荣耀公司的管理团队以及人员安排 , 将会有多位华为管理层空降至新荣耀 , 包括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运营官万飙、荣耀总裁赵明、华为产品线副总裁方飞、华为消费业务中国区零售管理部部长杨健等 。 其中 , 万飙将出任新荣耀董事长 , 主抓其擅长的供应链管理 , 以确保新荣耀公司产品所需各类芯片的供货;赵明将出任新荣耀CEO , 负责公司日常运营 , 主抓渠道;方飞将出任新荣耀产品线总裁 , 负责新荣耀产品线规划 。
对此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向荣耀方面求证 , 对方表示目前没有消息 。 不过 , 赵明的微博认证已经从"华为荣耀业务部总裁"变更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CEO" 。
市场挑战
自2013年推出荣耀品牌后 , 华为在消费者业务上一直采用华为和荣耀双品牌战略 , 荣耀对标小米 , 华为则发力高端市场 。 在手机业务方面 , 荣耀是华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 2017年 , 荣耀以5450万台的销量、789亿元的销售额 , 登上中国互联网手机第一的宝座;综合各方渠道的数据估算 , 在国内市场 , 荣耀占华为智能手机销量的比重约为33% 。 根据公告 , 荣耀目前的年出货量已经超7000万台 。
但是脱离了华为的背景 , 荣耀未来的市场规划该如何进行呢?对此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也采访了荣耀方面 , 对方只表示以联合声明和声明为准 。 不过 , 受供应链的影响 , 荣耀已有一段时间没有发布新机 , 往年的11-12月是荣耀V系列旗舰机的发布时段 。
在马继华看来 , 荣耀单飞后的主要挑战应该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消费者信心的稳固 。 "荣耀离开华为以后 , 消费者还会不会继续支持荣耀 , 认为荣耀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 ,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 荣耀既要解释自己跟华为脱钩 , 又要让大家相信未来还能得到华为的支持 , 这是难度比较大的一件事情 。 "
"第二个挑战是荣耀以后技术上的可持续性 , 荣耀能不能比较顺利地得到市场化的一些技术支撑 , 包括华为未来在技术方面是不是还能够持续供给荣耀 , 这一点还是很重要的 , 不仅要真正得到 , 还得让市场相信它能得到 。 "马继华说 。
丁少将认为 , 荣耀的出售目前来看还是比较平顺的 , 没有太明显的断档期 , 小米Ov们的所谓利好 , 还是源于华为包括荣耀被断供 , 而不是荣耀的出售 。 "实际上 , 随着荣耀的出售 , 荣耀供应链的恢复可能会很快 , 对小米、Oppo、vivo来说利好的时间会缩短 。 但荣耀独立后 , 如何与华为做技术和供应链方面的剥离 , 如何磨合新管理运营团队 , 如何实现品牌再造 , 这些依然是考验 。 "
荣耀|尘埃落定!荣耀单飞后的变与不变】北京商报采访人员石飞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