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股说明书|一起教育科技赴美上市 互联网+教育领域迎来大爆发】作者:王琪骥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文章图片
2020年11月14日 , 美国证监会(SEC)正式披露了一起教育递交的招股说明书 , 拟在纳斯达克上市 , 承销商为摩根士丹利、高盛和美银证券 。 据招股书显示 , 一起教育科技2019年净收入为4.06亿 , 同比增长30.75%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的9个月内一起教育科技的净收入为8.08亿元 , 同比增长277.48% 。
一起教育科技成立于2011年 , 是一家面向基础教育提供“互联网+”解决方案的智能教育公司 , 通过产品、技术、内容 , 实现校内校外结合 , 线上线下打通 , 为学生、家长、老师提供综合智能学习空间 , 具体产品包括学校教育平台“一起作业”、家庭教育平台“一起学”、中小学在线学科辅导平台“一起学网校” 。
文章图片
招股书中一个惹眼的数据是 , 一起作业为全国超过90万教师、5430万学生、4520万家长提供教学、学习和评测应用服务 , 覆盖全国7万余所学校 , 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9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量为21.26万所——这意味一起作业覆盖率已达三分之一 , 优势明显 。
一起教育科技成功上市后 , 有望成为纳斯达克最大的教育概念股 。
“互联网+教育”服务成热点 校内校外结合成为风口
过去几年信息化浪潮方兴未艾 , 前两次信息化浪潮成就了诸如阿里、美团等巨头 , 彻底改变了商业、吃喝玩乐的整体生态 , 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 近两年来第三波信息化浪潮开始逐步进入教育领域 , “互联网+教育”服务成为新的热点 。
艾瑞咨询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 , 互联网+教育在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 传统学校每年要花费不菲的费用购买纸质辅导和作业练习 , 老师每天要花数个小时反复批改作业 , 效率非常低 , 同时更新缓慢 , 无法进行听说训练 , 缺少综合能力考察维度 。 而通过互联网技术 , 可以实现自动批改、学习报告 , 学生也能在听说读写方面得到全方位训练 , 不仅能为老师节省大量时间 , 因材施教也将变得可能 。
公开资料显示 , 早在2010年 , 国家就已经意识到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性 , 成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2012年起 , 国家强调以“三通两平台”为抓手 , 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 同时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在教育经费中按不低于8%的比例列支教育信息化经费 , 保障教育信息化拥有持续、稳定的政府财政投入” 。
在此背景下 , 教育信息化领域资金投入逐年增加 。 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预测 , 2018~2023年教育信息化将保持8.9%的复合增速增长 , 2020年教育信息化财政支出有望达超过3800亿元 。
文章图片
真金白银的投入带来的是教育信息化的快速落地 。 2019年教育部新闻发布会公布三通两平台最新进展 , 全国中小学(除教学点外)中 , 99.5%学校实现网络接入 , 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普通教室359万间 。 自此 , 教育信息化硬件搭建已经基本完成 。
业内人士介绍 , 早年教育上市公司集中在校外培训领域 , 并诞生了新东方、好未来等巨头 。 但要从根源上解决我国教育资源不均等、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 , 必须坚持校内为主的思想 。
从2018年开始 , 国家开始规范整顿校外培训机构 , 同时加大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力度 。 随着三通两平台等重大工程顺利推进 , 教育信息化正在逐步从硬件搭建向建设高质量内容、应用方向发展 , 并形成校内校外结合 , 线上线下打通的基本格局 。
在2020年2月 ,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 , 明确指出要继续完善政府和市场作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教育信息化投入机制 , 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
与此同时 , 2020年 , 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0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的通知》 , 鼓励建设名师、家长等多类个人空间 , 以及区域、班级、社团等多种类型机构空间 , 并明确指出要促进网络学习空间覆盖全体教师和全体适龄学生 。
在新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中 , 传统教育场景全面数据化 , 线下教学全部智能化操作 , 并通过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赋能整个教学流程 , 通过校内解决学生共性成长 , 校外解决个性化成长 , 最终打造新时代创新性人才 。
目前培训辅导市场竞争激烈 , 上市公司多集中在教育硬件制造、区域教育云建设等ToG领域 , 能够为老师、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企业并不多 , 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教育企业更是凤毛麟角 。 同时行业也呈现高度分散的特征 , 即便是国内A股龙头公司如视源股份其市场占有率依旧不到4%——2017年 , A股教育信息化业务总收入约为106.79亿元 , 相比2017年的B端市场需求2731亿元 , 占比不足4% , 竞争格局高度分散 , 未见一家独大的局面 。
行业集中度低 , 天花板高 , 同时立足校内校外相结合 , 综合来看一起教育科技的成长之路才刚刚开启 。
高研发投入 坚持教育长期主义
经过过去十年真金白银的财政投入、不遗余力的教育信息化培训 , 中国的基础教育已经迎来了“互联网+”服务的爆发临界点——客观而言 , 无论是过去多年的持续发展还是疫情的偶然引发 , 伴随着在线开放课程和学习平台被各大中小学广泛使用 , 这有效地促进了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的变 , 直接推动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进入2.0+时代 。
业内人士表示相比其他行业 , 教育是一个“慢”行业 , 需要长期持续投入 。 简单的说 , 想挣快钱的企业一般不会选择教育领域 。
招股书显示 , 截至2020年9月30日 , 一起作业的每个活跃教师用户 , 平均每周布置8次家庭作业 , 自2012年以来 , 一起作业平台累积学生作业超过70亿份 。 此外 , 单日通过自动识别和评估技术处理的音频消息量峰值超过3亿条 。
据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相关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一起作业的平均MAU(月活跃用户)为在线作业服务领域第一,规模大于其后四家企业的总和,优势地位明显 。
做到这样的成绩的背后 , 是一起教育科技九年来一直坚持教育初心 , 加大研发力度的结果 。 数据显示 , 一起教育科技2019年研发费用超过4.91亿元 , 同比增长23.24% , 占比35.86% , 甚至高于当年净收入 。 而根据最新财报数据 , 已上市的在线教育公司网易有道、跟谁学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75亿元和2.12亿元 , 占比分别为21.16%和11.01% 。 到了2020年 , 一起教育科技的研发费用继续增长16.54% , 达到4.23亿元 。
教育应用上 , 从2018年E轮融资后 , 一起教育科技已经实现了K12阶段全学科、全学段覆盖 , 2015年开始组建的人工智能技术团队也相继推出口语打分、拍照批改、语音识别、AI知识图谱等创新技术应用 , 进一步帮助学生、老师提效减负 。
显然 , 相较于短期内漂亮的财务数据 , 这家九年来尚未盈利却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的公司 , 显然更重视长远的竞争优势 , 以及自身产品对用户的真正价值 。
未来教育形态将继续重构 教育企业迎来新机遇
后疫情时代 , 在线教育的作用愈发凸显 , 未来教育形态将继续重构 , 这对于教育企业将会是新的机会 。
在国家积极政策的加持下 , 教育信息化正在逐步从硬件搭建向建设高质量内容、应用方向发展 , 未来真正考验的是各家在线教育企业的内功 。 经过多年积累 , 一起教育科技打造了由作业资源和多媒体学习资源组成的本地化内容库 , 并通过科技和创新帮助学校与家庭获得智慧教育服务 。
在线教育的狂欢表象下 , 谁能够坚守教育初心 , 在“基本功”上下苦功夫 , 用心打磨产品、加大研发投入 , 同时深耕用户精细化运营、服务品质升级 , 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先机 。
在这种背景下 , 一起教育科技的产品赢得大量教师、学生认可 , 能做到覆盖全国三分之一公立中小学就是最好的证明 。
对于慢行业里持续深耕九年的企业来说 , 今天纳斯达克上市是一件大事 , 但也仅仅只是一个起点 。 在国家政策、资本、社会的共同合力下 , 互联网+教育显然不是未来 , 而是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 。
推荐阅读
- 观测|期待!新年第一天火星合月,1月4日一起去看流星雨
- 水星|期待!新年第一天火星合月,1月4日一起去看流星雨
- 雷军|和雷军一起开箱,领取小米12「专属指南」
- 单元|那兔太空版来了!一起打卡“太空之家”
- 西安公司|爱在金地 疫路同行|平安守望,金地与您在一起
- 最新消息|商汤科技公开招股融资超13亿港元 仅为首次招股的四成左右
- 做工|水平垂直燃烧试验箱 操作说明书
- 时间|浦发科创——我们一起“创”造的十年
- IT|德国联邦宪法法院接到第一起针对强制接种新冠疫苗的诉讼
- 疫苗|我们一起“创”造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