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马斯克的眼里 为什么总盯着何小鹏?


新浪科技综合|马斯克的眼里 为什么总盯着何小鹏?
文章图片
图1/4

来源:极客公园 原创:赵子潇
在智能电动汽车的技术路线上 , 特斯拉与小鹏汽车开启了更长期的竞争状态 。
马斯克与何小鹏 , 中美造车新势力的代表人物 , 在社交媒体上隔空展开了“骂战” 。
事由缘起自广州车展上 , 小鹏汽车宣布下一代汽车将使用激光雷达 。 有关报道发布在推特上 , 马斯克发布评论称:“他们有特斯拉软件的旧版本 , 并没有我们最新的神经网络计算机 。 ”后面又补充了一点:“要明确的是 , 这只是小鹏汽车的问题 。 中国的其他公司没有这么干 。 ”言下之意 , 小鹏汽车在自动驾驶方面抄袭了特斯拉 。
随后 ,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发布朋友圈 , 疑似回应马斯克的嘲讽:“看来昨天我们发布的包含激光雷达的小鹏下一代自动驾驶架构 , 让西边的某人很不爽 , 连续用 pigu 发声 。 我想说的是 , 造谣早就证明是无法打败任何竞争对手的 , 明年开始 , 在中国的自动驾驶你要有思想准备被我们打的找不着东 , 至于国际 , 我们会相遇的 。 ”

新浪科技综合|马斯克的眼里 为什么总盯着何小鹏?
文章图片
图2/4

何小鹏针对马斯克的嘲讽给出强劲回应|网络
事实上 , 特斯拉与小鹏汽车一直渊源不浅 , 特斯拉对于大洋彼岸的同行们 , 也最“关心”小鹏 , 咬住小鹏汽车不放 。 到底因为什么 , 让马斯克针对小鹏汽车不断发声?
马斯克的“眼中钉”
如果把历史回溯到何小鹏刚开始创业时 , 特斯拉算是小鹏汽车的启发者 。
2014 年 , 何小鹏创办的 UC 卖身阿里 , 财务自由;马斯克在同一年对外开放特斯拉的 228 项专利 , 当时小鹏汽车的成立正是看到了特斯拉专利开放的机遇 , 何小鹏也投资了小鹏汽车 。
有传言说何小鹏见过马斯克一面 , 激发了何小鹏造车的冲动 。 但何小鹏本人澄清了谣言 , 说自己当时给马斯克写过邮件 , 但是对方没有回复 。
事实上 , 何小鹏一直都非常看好特斯拉 , 也阐述过自己的逻辑:“我一直坚持认为十年内 , 智能汽车会有多家市值在 1000 亿-10000 亿美元以上的公司 , Tesla、苹果都是非常有力的选手 , 小鹏汽车也会努力早日到达 。 ”
但特斯拉对于小鹏汽车 , 似乎一直处于警惕状态 。 2017 年至今 , 小鹏汽车为自研自动驾驶系统 Xpilot , 从特斯拉处挖了不少自动驾驶研发人才 , 如特斯拉 Autopilot 2.0 的核心打造者之一、特斯拉机器学习团队负责人谷俊丽(现已离职)、前特斯拉计算视觉科学家曹光植等人 。
2019 年 3 月 , 特斯拉状告小鹏汽车剽窃 Autopilot 的代码 , 并将曾任特斯拉高级工程师、后来跳槽小鹏汽车任感知主管的曹光植等人告上法庭 。
小鹏汽车随后发布声明称 , 在曹光植入职前后 , 小鹏汽车都没有发现其存在特斯拉所声称的任何可能违规行为 。 何小鹏在微博上表示 , 特斯拉用一个怀疑的 , 民事诉讼 , 通过打击工程师的方式来进行对小鹏汽车的攻击 。

新浪科技综合|马斯克的眼里 为什么总盯着何小鹏?
文章图片
图3/4
特斯拉发起诉讼 , 何小鹏微博澄清|微博
这起诉讼持续许久 , 特斯拉要求访问包括小鹏汽车自动驾驶源代码的整个存储库 , 甚至是小鹏汽车高级管理人员的硬盘内容 。 但地方法官拒绝了这些要求 , 称特斯拉的请求材料“具有投机性和不确定性” 。
到今天为止 , 诉讼并未对特斯拉产生任何有利的结果 。 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 , 何小鹏也称 , 特斯拉只是试图用这种方式来拖慢小鹏汽车的速度 。
后面马斯克不时在推特上评论有关小鹏汽车的消息 , 2019 年底 , 在一篇题为“小鹏汽车自研自动驾驶技术让其维持低价”的文章下 , 马斯克评论:“自主研发” , 并附上两个笑哭的表情 , 心中对那场官司的耿耿于怀跃然纸上 。
从 2019 年开始 , 马斯克在其他社交平台对其余中国的造车新势力很少提及 , 但小鹏算是个例外 。 市值四千多亿美金的巨头 , 为什么要会盯住这样一家市值不足其十分之一的公司?
技术路线一致引发的近身竞争
最核心的原因 , 是在智能电动汽车的技术路线上 , 小鹏汽车与特斯拉的思路最相近 。
中国的造车新势力当中 , 小鹏汽车一直坚持的路线与其他家有一定差异化:自动驾驶、车联网等人工智能技术是绝对自研 , 至于造车部分 , 电机、电池、底盘等都是集成 。
如果说蔚来的标签是“体验”、理想的标签是“产品” , 不管人们对小鹏的印象或者小鹏自己的标签都是“技术” 。 尤其在全自研自动驾驶方面 。 直到今天 , 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策略一直非常激进 。 今年车展 , 小鹏汽车宣布量产车型将搭载激光雷达 , 在智能汽车行业算是一个不小的突破 。

新浪科技综合|马斯克的眼里 为什么总盯着何小鹏?
文章图片
图4/4

截至目前 , 只有极少量产车型搭载激光雷达 , 小鹏打算用它来加强自动驾驶|小鹏汽车
把这三家最近一起发布的财报拿出对比 , 结果也非常明显 。 蔚来、理想和小鹏本季度的研发费用分别为 3.35 亿元、5.91 亿元、6.35 亿元 。 自主研发路线的确要在技术上投入更大 。 但这种策略也给人们更强的技术感知:在第三季度交付的小鹏 P7 车型中 , 98% 的用户都选装了 XPilot 2.5/3.0 自动驾驶系统 。
硬核“技术玩家”特斯拉 , 同样对小鹏的技术路线产生了重视 。
“软件定义汽车” , 这句话在汽车业从少数人相信变成了行业共识 , 可见软件对于汽车行业的改变足以用颠覆来形容 。 在其中 , 公认最难的技术、被誉为“人工智能集大成者”的自动驾驶 , 占据了核心位置 。 如果单纯看特斯拉与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发展路径 , 量产车型的自动驾驶技术未来 2-3 年内能否取得较好成绩 , 是两家公司尤其关注的地方 , 甚至可以说 , 二者选择了同一路线 。
虽然特斯拉与小鹏汽车成立相差 11 年 , 但在同一条赛道上 , 时间有时候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 尤其整个产业都在快速迭代的时候 , 小鹏的自动驾驶技术演进很快 , 正在努力追赶接近特斯拉 。
10 月 24 日 , 小鹏汽车智能日上 , 其推出的 NGP(高速自动导航驾驶)明显对标特斯拉的 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 , 多家媒体测评后得出结论 , 在某些测试路段 , 小鹏的自动驾驶效果比特斯拉还要更好 , 很显然前者团队对中国的复杂路况和驾驶习惯更为了解 。
就从自动驾驶这一点 , 估计马斯克在未来一段时间也许会继续紧盯小鹏 。
【新浪科技综合|马斯克的眼里 为什么总盯着何小鹏?】不过 , 对比上文中何小鹏的两次回应 , 第一次尚且用反问方式发出质疑 , 最近一次则立下击败特斯拉时间点 , 小鹏明汽车似乎显越来越自信了 。 可以预料 , 这场技术赛跑 , 还会有续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