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上市公司做风投:一笔回报100亿
文章图片
图1/2
作者|刘博 闫启
报道|投资界PEdaily
上市公司做风投再添一笔经典案例 。
11月23日 , A股上市公司利欧股份在互动平台上透露 , 公司通过香港全资子公司持有理想汽车折合ADS(美国存托股份)为3431.624万股 , 投资成本为4.5亿元 。 截止11月23日 , 公司持有理想汽车股票的市值约98亿元人民币 。
这并非个例 。 今年以来 , 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迎来大丰收——早年靠水泵制造起家的利欧股份斩获了理想汽车和新风光电子两个IPO;老牌男装巨头七匹狼参投的驴迹科技、联赢激光、圣元环保、厦门银行纷纷上市;还有“服装界的巴菲特”雅戈尔 , 投资业务每年贡献了30亿利润 。
上市公司做风投越来越盛行 , 有的是为了战略协同 ,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VC;而有的就是最大化追求财务回报 。 无论目的如何 , 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面前:这一群拥有产业背景的上市公司 , 让纯财务投资身份的VC/PE压力增大 , 甚至直接抢走蛋糕 。
靠股权投资翻身 ,
熬了4年 , 一举斩获100亿回报
上市公司做起风投也是相当凶猛 。
日前 , 利欧股份在互动平台上表示 , 公司通过香港全资子公司持有理想汽车折合ADS(美国存托股份)为3431.624万股 , 投资成本为4.5亿元 。 截止11月23日 , 公司持有理想汽车股票的市值约98亿元人民币 。
文章图片
图2/2
而截止美股周二收盘 , 理想汽车股价小幅上涨 , 收盘价报43.96美元/股 , 总市值约为368亿美元 。 理想今年7月30日在美纳斯达克上市 , 首日收盘市值139亿美元 。 从上市到现在 , 理想的股价和市值已翻了两倍多 , 背后包括VC/PE在内的所有投资方回报丰厚 。
值得一提的是 , 根据利欧股份2019年年报显示 , 公司在2019年的净利润仅为3.08亿元 。 换言之 , 对理想汽车的这笔投资 , 让利欧股份获得了高达2019年净利润30余倍的回报 。
利欧股份的这笔神级股权投资 , 还要从四年前说起 。
被李想亲切称为“老王”的利欧股份董事长王相荣 , 可谓是前者早期造车事业的重要支持者之一 。 王相荣曾在一次采访中回忆道 , 2016年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找过来时 , 已经在业内找了一圈 , 他当时听了介绍后就觉得挺好 , “我们在办公室聊了个把小时就决定投了 。 ”
在王相荣看来 , 投资理想汽车对公司具有重大意义 , 更能在产业上与公司发挥协同作用 。 “主要因为两个方面 , 一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将会是未来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介和流量入口 , 能与我们的数字营销业务相结合;二是我们觉得增程式电动车这个工艺路线好 。 ”
天眼查显示 , 利欧股份分别在2016年5月、2017年9月 , 领投了车和家即理想汽车前身的A轮和A+轮融资 , 总共投资4.5亿元 。 “最高时持股比例达11.75% , 因为投资金额很大 , 所以我们一度压力也很大 。 ”王相荣表示 。
尽管压力很大 , 但王相荣对理想汽车坚定看好 , “我相信李想这个团队 , 他们很务实 , 所有的钱都用在业务上了 。 我曾参加过几次会议 , 他们连饭都不请我们吃 。 ”
回顾利欧股份最近三年 , 日子相当不好过 。 2017年 , 利欧股份微盈4.21亿元 , 同比下滑25.13%;2018年 , 公司则巨亏18.6亿元 , 比上年同期断崖式下降541.5% 。 为此 , 在2019年7月 , 王相荣与公司股东王壮利甚至将5.72%的股份 , 转让给省地市三级政府合作设立的纾困基金台州富浙 。
【新浪科技综合|上市公司做风投:一笔回报100亿】直至今年7月 , 理想汽车成功登陆纳斯达克 , 利欧股份终于熬出了头 。 得益于投资板块的突出表现 , 利欧股份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0.87亿元 , 同比增长高达899.95% , 一扫此前的颓势 。
上市公司风投大丰收 ,
IPO大爆发
眼下 , 上市公司的风投生意正在进入丰收季 。
以利欧股份为例 , 除了理想汽车 , 后续还有几个IPO 。 11月17日 , 利欧股份发布公告称 , 参股投资的新风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首发过会 , 利欧股份所持股份占新风光首次公开发行前总股本的4.9411% 。
资料显示 , 新风光电子成立于2004年 , 是专业从事大功率电力电子节能控制技术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 一旦成功上市 , 利欧股份的股权投资版图再下一城 。
不止于此 。 今年8月下旬 , 利欧股份持股43.72%的新三板企业浙江大农发布公告表示 , 拟启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于境内上市的工作;另一被投企业碧橙电商也已启动创业板上市辅导;此外 , 利欧股份早期投资的异乡好居同样在筹备上市 。
投资板块如今已被定位为利欧未来的第三大主业 , 王相荣将其简单归纳为三个方面:广告业务、制造业和生物医药项目 。 据了解 , 利欧股份到明年上半年预计还会有四到五个项目申报上市 。
利欧股份涉足风投只是一个缩影 。 此前 , 一批传统上市公司早已进军股权投资 。
作为一家深受父辈喜爱的服装品牌 , 七匹狼于2004年便成功上市 , 并在2012年创下5.61亿元净利润的巅峰 。 但自此之后 , 公司业绩便开始逐步下滑 。 为此 , 七匹狼决心向“实业+投资”转型 , 旗下的“七匹狼控股”于2000年就已成立 , 是七匹狼集团专门从事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子公司 。
财报显示 , 七匹狼2017年投资收益为1.04亿元 , 占利润总额的26.31%;2018年投资收益为1.54亿元 , 占利润总额的44.50%;2019年投资收益达1.11亿元 , 占利润总额的25.72% 。 由此可见 , 投资收益已连续多年占七匹狼利润20%以上 。
自2020年初以来 , 七匹狼集团参投的驴迹科技、联赢激光、圣元环保、厦门银行等企业纷纷在资本市场成功上市 。 其中 , 厦门银行更是年内登陆A股的“银行第一股” , 七匹狼是其第五大股东 。
而在1998年就已成功挂牌上海证交所的雅戈尔 , 更是被誉为“服装界的巴菲特” , 其在上市次年便开始做起风险投资 。
财报显示 , 雅戈尔2009年股权投资实现净利润16.25亿元 , 占当年公司总净利润约一半;2010年股权投资业务又获净利润12.45亿元 , 再度占比总净利润50%;2011年其股权投资业务净利润4.87亿元 , 占当年总净利润比例也有所下降 , 为28%;而2014年至2019年 , 雅戈尔的投资业务每年都稳定贡献30亿元左右的利润 。
在2019年初 , 雅戈尔创始人李如成高调提出要逐步退出投资领域 , 并已在2019年年底收回投资成本59.60 亿元 , 但这并未影响雅戈尔在今年继续丰收 。 11月16日晚间 , 证监会已核准江苏博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博迁新材”)的首发申请 , 雅戈尔即将又斩获一个IPO 。
上市公司来了
开始抢走VC/PE蛋糕?
上市公司做风投盛行 , 这一群拥有产业背景的玩家 , 渐渐让纯财务投资身份的VC/PE压力增大 , 甚至直接抢走蛋糕 。
北京一位资深FA向投资界表示 , “优质项目从来都是稀缺资源 , 产业资本和纯财务VC对于优质项目的争抢特别厉害 。 甚至有产业投资方为了抢项目 , 直接把项目方创始人关起来 , 强行打钱、签合同才放人的操作 。 ”
比如说今年很火的消费赛道 , 传统TMT基金在移动互联网思路下 , 其实对渠道类项目把握还是挺精准的 。 但品牌类的项目 , 往往不缺现金流 , 这时候有产业资源的资本可以提供包括供应链优化、品牌营销、渠道拓展等增值赋能 。 这就导致对于绝大部分VC来说 , 头部的项目根本抢不到份额 。
相比起传统的纯财务VC , 产业资本的优势毋庸置疑 。 北京一位VC投资人坦言 , “在给出项目同等估值的条件下 , 项目方肯定会优先选择有产业资源的投资方的 , 尤其是那些背靠上市公司的产业资本 , 甚至可以直接给被投企业订单 , 帮助其营收迅速扩大 。 ”
另外 , 在今年的市场环境中 , 对于很多VC来说 , 募资依然艰难 , “而背靠上市公司的产业资本通常在资金上反而没有太大的担忧 , 相比财务VC在资金上也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 ”
不过 , 产业资本并非是创业公司的第一选择 。 某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合伙人孙雨轩向投资界透露 , “对于头部项目 , 尤其是偏早期的头部项目 , 项目方还是会优先选择一线品牌VC机构 , 首先这类投资机构的资源也并不差 , 更重要的是其品牌背书对于一个创业公司的发展以及后期融资的积极影响很大 。 ”
但是 , 这些一线机构只会投一个赛道中最头部的项目 。 因此 , 一个行业里的非头部项目为了生存也必须拿投资方的钱 。 这时候 , 偏重财务投资属性的产业资本就成了创业公司的优先选择 , 而纯粹以战略投资为目的产业资本大多数只是创业公司为了生存的无奈之举 。
一位早期投资人提醒 , 创业公司选择上市公司这类产业资本要更加谨慎 。 比如战略属性较强的产业资本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谋求自身发展 , 在投资相关产业链企业时总会有众多限制 , “一些创业企业引进产业资本如果前期预设不到位 , 丢掉控股权 , 失去上市机会 , 甚至被扫地出门、企业被大卸八块都屡见不鲜 。 对于头部的创业公司来说 , 除非万不得已 , 很少委身产业资本” 。
上市公司历来是创投行业的重要LP , 如今纷纷涉足战投或财务投资 , 这对创投机构意味着什么?对此 , 一位资深投资人坦言 , “就整体行业而言 , 上市公司直接参与股权投资的整体成功率并不是很高 。 当前一些上市公司只强调单一项目表现 , 有可能是为了在二级市场炒概念 。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