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当前 ,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猛 , 智能化产品和服务的广泛应用 , 深刻地改变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 , 但也给广大老年人在生活中带来了种种不便 。 11月26日国新办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了日前印发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 。 该《实施方案》提出 , 我国将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 让广大老年人顺利搭上智能技术的快车 , 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 。
无健康码出行不便、网上就医挂不上号、消费支付障碍重重……这样的场景让很多老年人很“闹心” 。
针对日益凸显的“数字鸿沟” ,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 就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中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 , 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 。
“看似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 , 实则事关亿万老年人的切身利益 , 是一项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全社会普遍关心的大事 。 ”在11月26日国新办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 , 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主任卢向东表示 , 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实施方案》落实到位、做实做细 , 让广大老年人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传统服务方式仍需保留
“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是发展方向 , 但也要关注和照顾到各类社会群体的需求 。 解决‘数字鸿沟’这个问题并不复杂 , 概括地说 , 就是两条腿走路 , 只有两条腿走路、两条腿并用 , 才能走得稳 , 才能行稳致远 。 ”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赵辰昕说 。
赵辰昕表示 , 《实施方案》的核心可归纳为一句话:在使用智能技术的同时 , 传统的方式还是要保留 , “做到这一点 , 就要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相结合、普遍适用与分类推进相结合、线上服务与线下渠道相结合、解决突出问题与形成长效机制相结合” 。
据悉 ,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需要保留的传统服务应用场景 , 比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交通出行、看病就医、消费支付、游园健身、办事认证等 。
在传统服务保留形式上 , 《实施方案》明确三大类:一是保留传统的纸质凭证 。 比如不会扫码或不方便扫码的老年人 , 可由社区、医院提供纸质证明 , 车站、文体场馆保留车票、门票等传统的纸质凭证 , 扩大身份证件、社保卡、老年卡、医保电子凭证等证件通用范围 。
二是专设老年人服务通道 。 主要是设立无健康码通道 , 以及各类生活服务优化老年人绿色通道等 。
三是保留人工服务 。 让窗口服务、电话专线、引导人员能够更好帮助老年人 , 一些场所要保留传统办事方式 , 比如消费场所要支持现金和银行卡支付 , 社保、民政、电信缴费等也要保留线下办理渠道 。
“除了上述老年人日常生活中涉及的高频事项之外 , 《实施方案》还明确要求 , 智能技术将来可能应用的其他领域 , 也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生活习惯 。 ”赵辰昕说 。 在保留传统方式的同时 , 《实施方案》也要求开发适合老年人使用特点的硬件产品和软件应用 。
开展适老化改造专项行动
近年来 ,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猛 ,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深刻改变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 。 如何让广大老年人顺利搭上智能技术的快车 , 共享信息化发展的成果?
“我们与中国残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信息无障碍的指导意见》 , 并将开展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专项行动 。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负责人隋静表示 , 专项行动将聚焦老年人和残疾人群体的特定需求 , 重点推动与老年人、残疾人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网站、手机APP的适老化改造 , 鼓励企业在智能设备上提供“老年模式”“长辈模式”等 , 使老年人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和服务 。
截至目前 , 全国已有3.2万个政府网站实施了信息无障碍改造 , 包含100多项养老产品和100多项服务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也已编制完成 。 此外 , 工信部等有关部门还从技术创新、产品服务供给、应用试点示范等产业环节发力 , 积极扶持老年健康辅助器具研制 , 扩大老年人智能终端产品供给 。
针对部分智能金融服务和产品主要对标青壮年客群、给老年人造成使用困难的问题 ,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表示 , 将指导金融机构聚焦老年人日常高频金融场景 , 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贴合老年人需要的适老金融服务 。
“在线上 , 深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优势 , 因人而异打造一些大字版、语音版、民族语言版和简洁版等智能金融APP , 为广大老年人提供定制化、有温度、贴心的金融服务 。 在线下 , 要通过不断优化银行实体网点、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 , 切实提升老年人面对面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 ”李伟说 。
构建解决“数字鸿沟”长效机制
“出台《实施方案》仅是第一步 , 更重要的是要抓好《实施方案》落实落地 。 ”赵辰昕强调说 。
据了解 , 为加快推进《实施方案》 , 有关方面已建立起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共同牵头 , 国务院有关部门参加的部际联席会议机制 , 明确责任分工 , 加强统筹推进 。
此外 , 按照《实施方案》要求 , 相关部门正抓紧研究各领域配套实施方案 , 力争在年底前出台一批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最迫切问题的有效措施 。
“我们绝不能让一位老年人因为智能技术的运用而挂不上号、看不成病、办不了事 , 要充分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 切实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表示 , 下一步将在全国开展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活动 , 以便利老年人看病就医 。 同时 , 开展智慧助老行动 , 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 , 让老年人能够用得上、用得好智能技术 , 充分保障智能社会、智能技术高速发展下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运输服务司负责人蔡团结表示 , 关心关爱老年人出行是重要的民生实事、民生工程 , 将按照《实施方案》要求 , 通过优化健康码查验措施、保持出租车电召扬召服务等举措 , 督促指导地方切实把这项惠及亿万老年人的实事落地、落细、落到实处 。
【服务|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据悉 , 到今年底 , 有关部门将集中力量推动各项传统服务兜底保障到位 , 抓紧出台实施一批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最迫切问题的有效措施 。 再经过两年努力 , 到2022年底 , 将基本构建起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的长效机制 , 让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务的水平显著提升 , 线上线下服务将更加协同高效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采访人员 顾 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