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图1/7
图源:IT时报
来源:IT时报
IT时报采访人员 钱奕昀
_原题是:瑞幸咖啡 , 复活?
1、风头一时无二的瑞幸 , 突然被曝财务造假 , 不得不退市 , 如今却意外地活了下来 。
2、它是如何自救的?虽然涨价了 , 但还是用性价比留住了忠实消费者 , 还在私域社群里撬动复购率 。 暂停无人零售 , 快取店站上C位 , 将成本向性价比最高的门店倾斜 。
3、差异定价、拓展合作平台 , 没有资本的持续输血 , 瑞幸真能奇迹般地复活吗?
临近年末 , 中国咖啡市场赛道又热闹起来 。
除星巴克、COSTA等纷纷推出新饮品外 , 加拿大国民品牌Tims Hortons 5月获腾讯独家投资 , 本月16日首家电竞主题店开张 , 未来将在中国开出1500家门店;麦当劳旗下咖啡品牌麦咖啡同日宣布 , 三年投资25亿元 , 计划在中国布局超过4000家门店 。
火热的赛道上 , 有一个身影不容忽视——瑞幸咖啡 。
从创立到2019年5月上市 , 瑞幸咖啡仅用了18个月;如今 , 又一轮18个月过去 , 经过了暴雷、退市风波的瑞幸 , 却出人意料地活了下来 , 而且活得还不错 , 厚乳拿铁、小陨石们依然是白领办公桌上的下午茶 。
瑞幸“自救”的秘密 , 到底是什么?
01
“新品+价格” 撬开“性价比之门”
“厚乳拿铁”是瑞幸9月推出的新品 , 并迅速成为门店热销 。 “厚乳系列卖得最好 。 ”近日 , 多家门店店员告诉采访人员 , 并未感受到资本风波的影响 , 门店正常运营 , 工资正常发放 。
今年春天以来 , 瑞幸明显加快了上新速度 。 新款瑞纳冰、小陨石、芋泥等系列层出不穷 , 几乎每周一更的频率 。 相应的 , 小鹿茶第二杯9.9元、厚乳拿铁5.5折等活动也紧跟而上 , 例如最新的满20元送圣诞姜饼人活动 , 正迎合了朋友圈新宠“老汉泡澡”(姜饼人泡咖啡)的段子 。
11月24日 , 《IT时报》采访人员来到某商场瑞幸咖啡快取店 , 中午正值高峰期 , 两位店员正在紧张地制作饮品 , 柜台上摆了五六杯做好的饮料 , 半小时内约有20位取餐顾客 , 和对门的星巴克旗鼓相当 。
文章图片
图2/7
图源:IT时报
“性价比较高 , 且我没有坐在门店喝咖啡的需求 , 带回办公室即可 。 ”在隔壁上班的咖啡重度依赖者王先生说 。
自曝出财务造假以来 , 瑞幸逐渐把营销重心转向留存用户和私域社群 。 为激活现有沉淀流量黏性 , 提高复购率 , 7月起 , 瑞幸玩起了社群营销 。
在多家瑞幸门店口 , “加入‘福利群’立领4.8折券”的招牌赫然在列 , 扫码加入该门店微信群后 , 会有群主“首席福利官lucky”发放首次入群4.8折券、每天立减15元券、优惠潮品等链接 , 入群消费者多为黏性较强的老用户 。
文章图片
图3/7
图源:IT时报
“对于黏性弱的用户 , App会发放力度较大的优惠券 , 而对我这样的老用户 , 现在通过社群每天可以减15元 , 喝瑞幸的频率更高了 。 ”老用户秦小姐说 , “算下来 , 每杯咖啡的价格在15~20元 。 ”
高性价比是留住用户最重要的砝码 , 王先生和秦小姐均表示 , 如果单价高于20元 , 他们对瑞幸的品牌忠诚度将会降低 。
在现有的咖啡市场上 , 瑞幸是介于星巴克与全家咖啡之间的独特存在 , 又比Manner、Double Win等中等价格品牌拥有更多的连锁店 , 具有品牌和便利性的保障 。
02
快取店“上C位”
在疫情和资本市场的双重不利因素下 , 瑞幸依然在2020年开出了2000余家新门店 。
据瑞幸客服表示 , 当前瑞幸全国门店总数为6948家 。 而瑞幸官网显示 , 截至去年底 , 全国直营店数量为4507家 , 算上联营店 , 瑞幸全国门店总数为4910家 。
这意味着 , 在命运多舛的2020年 , 瑞幸门店扩张速度和过去两年基本持平 。
开新店并不意味着瑞幸的一味扩张 , 不少用户没有坐在门店喝咖啡的需求 , 瑞幸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 , 在门店类型的选择上只保留了优享店和快取店 , 并以快取店为主 。
在上海的518家瑞幸咖啡门店 , 只有27家优享店(80平方米以上) , 其余491家均为快取店 , 而旗舰店和以前曾在街头出现的外卖厨房 , 现在数量为零 。
在闹市区一家瑞幸门店 , 原本放着十几张堂食座位 , 10月租金到期后并未续租 , 改为了仅有一个柜台的快取店 。 而另一家位于办公楼、客流量不大的门店 , 原本有2名店员 , 前不久一人离职后并未补充人员 , 现在仅一位店员 , 且仅提供自取服务 。
主打快取、精准投放 , 正是瑞幸控制成本 , 节约资金流的方式 。
03
暂停的无人零售
今年1月8日 , 瑞幸召开无人零售战略发布会 , 发布了两大智能终端:瑞即购和瑞划算 。 瑞即购是一款智能无人咖啡机 , 能生产出和瑞幸门店品质相同的咖啡;瑞划算是一款智能无人售货机 。
文章图片
图5/7
图源:IT时报
瑞幸前CEO钱治亚在发布会上表示 , 瑞幸咖啡的无人零售、线下门店和电商渠道 , 组成了瑞幸咖啡全渠道的自有流量体系 , 瑞幸正在构建集合自有流量和自有产品闭环的智能零售平台 。 对于瑞即购和瑞划算的2020年终端数量目标 , 钱治亚称“没有上限” 。
11月24日 , 采访人员在一台瑞划算无人售货机前发现货架空空如也 。 “好久都没人来补货了 。 ”物业表示 。 在瑞幸App发现 , 瑞划算位于非常不显眼的位置 , 所有网点只有乐事薯片、维他豆奶和西藏冰川水三种货物 , 且均处于无货状态 。
瑞即购的机器数量很少 , 且均处于非热闹商圈 。 瑞即购只能提供自取服务 , 按辐射面来看 , 仅能服务恰好在此办公的少数人群 。
【新浪科技综合|瑞幸咖啡,复活?它是如何自救的?】瑞幸客服告诉采访人员 , 瑞即购和瑞划算从7月起就暂停进场 , 恢复时间尚未通知 。 当前 , 全国已经铺设的瑞即购数量为152家 , 瑞划算数量为1945家 , 上海分别为16家和280家 。
无人零售的暂停或与瑞幸人事变动和成本压缩有关 。 5月12日 , 瑞幸前CEO钱治亚和COO刘剑被停职 , 有媒体报道称 , 前一天瑞幸同时在内部宣布了无人零售的暂停计划 。
据无人零售发布会介绍 , 瑞幸无人咖啡机的成本为十几万元/台 , 远高于传统的自动咖啡机设备 。
有数据显示 , 瑞幸咖啡快取店的单店成本约为48.73万元 , 每年的运营费用约为25万元 。
文章图片
图6/7
图源:IT时报
尽管瑞即购的成本远低于传统门店成本 , 但它仅能提供少数常规咖啡品种 , 并无价格和服务优势 , 同时还需要更换牛奶、清洗机器等管理成本 , 而瑞划算也并无口碑优势和大量市场需求 , 在资金流紧张的当下 , 或许是无人零售被放弃的原因 。
04
悄悄的差异定价和拓展的朋友圈
或许不少人发现 , 瑞幸涨价了 。 不少新品从过去27、28元涨至31元 , 部分还定价34元 , 配送费也从过去的满55元免运费调整为减3元 。
实际上 , 瑞幸还玩起了差异定价 。 采访人员在瑞幸App下单发现 , 部分门店的咖啡略贵 , 例如一款厚乳拿铁 , 有的门店定价28元 , 有的门店定价为31元 。
文章图片
图7/7
图源:IT时报
瑞幸客服表示 , 这是本月初瑞幸根据战略调整实行的“二级门店”制度 , 根据营业额等因素对部分门店实施产品差异定价 , 符合内部规章 。
文章图片
图9/7
图源:IT时报
对此 ,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 , 这是瑞幸根据大数据 , 把门店进行“精准分级”的结果 , 是中国连锁门店的进步 。
除精准运营和社群营销 ,瑞幸还在下半年与电商平台展开大面积合作 , 开设京东、拼多多自营店;在支付宝上线口碑品牌馆、饿了么上线最低9.9元起的咖啡外卖 , 不断扩大其朋友圈;去年双11上线瑞幸App的“潮品” , 现已扩大到与越来越多品牌和品类的合作 。 瑞幸不再仅仅是咖啡品牌 , 而是在打造定位“潮流”的电商平台 。
对于瑞幸的“自救” , 朱丹蓬表示:“瑞幸通过这两年的发展 , 形成了良好的规模效应 。 它解决了新生代对于咖啡需求的痛点 , 产品矩阵围绕新生代的日常生活消费元素 , 商业模式布局是良好的 。 退市只是资本端的一个影响 , 而理性的投资者和债权方索赔 , 从整个时间成本到投入成本来说 , 不会真的逼死它 。 所以大家会给瑞幸时间 , 让它恢复重整 , 毕竟还有这么多门店、用户基数、流量和影响力 。 只要给它时间 , 对于投资人和债权人 , 一定是可以实现价值最大化的 。 ”
朱丹蓬表示 , 瑞幸能在许多企业不断收缩、不断关店的2020年逆势而上 , 证明它已不再是因为烧钱逆势而上 , 而是它的品牌效应、供应链优势、综合实力已经凸显 , 对它的运营模式及未来可持续发展一直都看好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