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美团Q3收入354亿元同比增28.8%,社区团购成近期决战点
文章图片
图1/1
来源:经济观察网
采访人员/任晓宁
11月30日 , 美团交出了一份超出市场预期的三季度财报:收入354亿元 , 同比增长28.8% , 此前市场预估340.5亿元 。 Q3经调净利润为21亿元 , 大幅超出市场预估的4.35亿元 。
去年Q2 , 美团首次实现盈利 , 除今年一季度因疫情影响导致亏损外 , 美团其余季度均盈利 。 今年Q3 , 随着国内疫情的平稳 , 美团在外卖、酒旅业务基本恢复 。 目前 , 美团业务重心主要在新赛道社区团购 , 今年7月 , 美团成立美团优选部门 , 加注社区团购 , 并在8月、9月投入更大力度 , 在这个赛道上 , 和拼多多、滴滴、阿里巴巴短兵相接 。
中国电商协会高级专家庄帅告诉经济观察网采访人员 , 美团等巨头拓展社区团购的醉翁之意并不在这个模式 , 而是借用这样低成本获取高订单的模式 , 来快速地建立它的生鲜供应链体系 。
券商美银美林发布报告称 , 美团业绩的新动力将来自社区团购 , 其预计到2022年 , 美团或许能达到目前兴盛优选类似的规模 。
此前 , 在千团大战时代 , 美团笑到了最后 。 现在 , 在以社区团购为代表的生鲜电商决战时代 , 面对同样拥有用户和资金力量的对手们 , 美团是否还能继续突围?这将是美团的下一个看点 。
【新浪科技综合|美团Q3收入354亿元同比增28.8%,社区团购成近期决战点】外卖酒旅均已恢复
财报发布前 , 市场关注点在于 , 美团外卖业绩会否在疫情后继续快速增长 , 尤其是在饿了么加大竞争的背景下 , Q3美团外卖业务的增长情况就尤为受到关注 。
根据美团财报 , 三季度 , 美团外卖核心业务逐渐摆脱疫情影响 , 经营恢复常态 。 数据方面 , 美团外卖交易金额同比增长36.0%至1522亿元 , 餐饮外卖收入207亿元 , 同比增长32.8% 。 日均交易笔数恢复至3490万单 。 其中 , 外卖会员用户规模在本季度也达到新高 。
外卖市场经过数轮价格大战 , 行业格局渐渐稳定 。 花旗分析称 , 在佣金比率更具透明度下 , 美团能透过经营效益及有效执行保持外卖市场占有率 。
美团另一项重要业务 , 到店、酒旅业务 , 今年一、二季度都因疫情受到重挫 。 三季度 , 得益于国内疫情形势的显著改善 , 美团到店、酒旅交易额和商户端的营销需求都呈现出恢复趋势 , 本季度收入65亿元 , 同比增加4.8% 。
新业务厮杀凶猛
三季度的美团 , 最值得关注的是新战场 。 这个季度 , 美团增加了对社区团购的投入 , 美团7月上线社区团购业务美团优选 , 由S-team成员——美团高级副总裁、原酒旅负责人陈亮负责 。 目前 , 美团优选已经开出了23省191个城市 。
对于美团而言 , 社区团购能在外卖、酒旅之外寻找新增量 。 作为一家以“吃”为核心的公司 , 社团团购覆盖的人群 , 恰好是不吃外卖 , 需要买菜做饭的人群 。 当前 , 社区团购主要覆盖三四线及下沉市场人群 , 目前覆盖的城市主要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之外的城市 , 包括长沙、武汉、佛山等 。
美团的生鲜业务还有美团买菜 , 主要覆盖一二线城市 , 配送时间在30分钟到1小时 , 前置仓辐射周边2-3公里 。 截至今年7月 , 美团买菜在北京的服务站数量超过60家 。
“生鲜零售业务一直以来都是美团具有战略重要性的新业务领域 。 我们会坚定地在生鲜零售领域投入足够资源 , 也将从长期视角评估投资 。 ”今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 , 美团CEO王兴强调这一业务的重要性 。
不过 , 这也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赛道 。 仅社区团购领域 , 就已经有了拼多多、滴滴、阿里巴巴等巨头进入 , 还有兴盛优选、十荟团等创业企业耕耘 。 截至11月20日 , 拼多多“多多买菜”已经覆盖了25个省份的169座城市 , 美团优选开出了23省191个城市 , 滴滴“橙心优选”则是16个省近50个城市 。
与对手相比 , 庄帅认为 , 美团的优势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它的地推团队很强大 , 它能够在八天攻下八个省;另外 , 美团之前在生鲜电商赛道试过错 。 2018年 , 美团曾以大店模式小象生鲜进入生鲜电商赛道 。 美团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 , 由于小象生鲜回报率低于预期 , 在一季度做出了关闭低线城市的决定 。
目前 , 美团发力点在美团买菜和社区团购 。 在激烈竞争下 , 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美团全年需加大相关投入 , 以支付市场营销费用、经营费用和物流成本 , 以及给当地供应商的分成 。 根据美团财报 , 三季度新业务及其他分部的经营亏损同比扩大68.8% , 而经营利润率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 。
瑞银预计 , 美团对新业务的投资 , 将在未来几个季度成为增长动力 , 预期美团新业务录得的亏损会增加 , 但该部分收益于2021至2022年度将提升10%至14%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