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浪潮沈荣:开放计算的未来将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共同前进】在开放计算的“跨界”之路上 , 浪潮作为唯一一家同时加入ODCC、OCP、Open19全球三大开放计算组织的服务器供应商 , 在标准化乃至产业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推动开放计算从互联网到传统行业的“跨界”
“无论是互联网数据中心 , 还是传统行业数据中心 , 它们对硬件基础设施的需求存在共性 , 比如绿色、高效、智能等等 , 这是开放计算得以跨界的共性基础 。 ”在浪潮信息副总裁、浪潮服务器产品线总经理沈荣看来 , 开放计算起源于互联网 , 壮大于互联网 , 但在未来 , 传统行业将与互联网共同构成开放计算“殿堂”的两大支柱 。
文章图片
作为开放计算领域最早一批“吃螃蟹”的行业用户 ,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设备物资部副主任熊健对开放计算的价值无疑有亲身感悟 , “我们自建数据中心和互联网公司相比 , 可能在设计、能力、生产环境等方面的差别很大 。 以前按照传统数据中心的模式来做 , 一套集群从交付上一般都要在30到40天 , 集成还要花费10天左右 。 但通过开放计算的整机柜方式 , 硬件的部署速度可以缩短到一周以内 , 并且通过将研发环境集成在应用 , 大大节省了运营交付的时间 , 在时间、密度、性能和管理上均有了质的飞跃 。 ”
目前 , 浪潮基于开放计算的整体解决方案已在金融、通信等传统行业中实现非常好的落地 。
在通信行业 , 随着5G商用助推智慧行业的发展 , 用户对于通信的需求越来越高 , 催生云直播、云游戏、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应用对于带宽、时延乃至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随之更上一个台阶 。 同时 , 由于环境条件限制 , 对于设备的能耗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 目前 , 已有近百台浪潮整机柜服务器SR全面应用于中国移动的国际信息港数据中心 , 采用机柜级模块化设计 , 集中供电、散热和管理 , 功耗节省20% , 空间利用率高达90% , 客户投资回报率提升33% , 拥有一体化极简设计和超高的灵活性 , 可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
在金融行业 , 随着大数据、智能识别、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在金融行业的不断应用 , 刷脸支付、在线开户、线上贷款等“非接触式”金融服务越来越普及 。 金融科技的创新 , 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享受金融服务 。 业务系统数量繁多 , 业务数据急速增长 , 金融客户需要对其数据中心不断扩容升级 , 在有限的机房空间内 , 如何提高部署密度 , 简单运维成为难题 。 浪潮为某省农信提供了以整机柜服务器SR为核心的解决方案 , 相较传统服务器 , 交付速递提升8-10倍 , 部署密度提升6倍 , 通过RMC集中管理单元实现整个系统资源的实时监控 。
浪潮的开放计算秘诀:对用户需求的“换位思考”
浪潮不断拓展开放计算边界的秘诀在于“换位思考”的思维模式转换 。 沈荣表示:“我们一直都是站在用户的角度 , 去感知用户在关心哪些会变成趋势的事情 。 比如说数据中心的资源利用率 , 目前数据中心的利用率只有50% , 怎么把这个数值提高到80%、90%甚至是接近100% 。 再比如说 , 数据中心的运维怎么从以人为本到以智为本 , 通过算法和数据模型、历史使用的特点 , 来自动化的运行 , 无人值守 , 这是当前很多用户非常需要的技术 。 ”
“在高密度、集成化数据中心成为趋势的今天 , 采用封闭式的解决方案成本往往居高不下 。 通过开放的基础构架 , 数据中心可以在部署密度提升4倍的同时 , 通过集中化的解决方案使整体系统功耗降低了15% , 同时系统硬件故障率降低了60% 。 开放体系也有助于一体化交付的实施 , 降低整体的部署成本 。 ”在沈荣看来 , 开放计算在成本和效率方面 , 都将对未来数据中心的设计和建设产生重大的影响 , 并且加速AI、边缘计算、新型节能等新兴技术的普及 。
“开放计算的模式强化了知识共享、技术共享 , 让我们有机会将更多能够创造巨大价值、制胜未来的新技术融合到数据中心之中 , 这是开放计算真正能够洞察用户需求、满足用户需求乃至引领用户需求的价值所在 。 ”沈荣如是说 。
目前 , 浪潮已在多个新兴技术领域推动与开放计算项目的融合 , 促进5G、AI、边缘等前沿应用和技术标准化和产业化 。 在AI领域 , 浪潮与OCP积极推进OAM规范的开发 , 解决AI计算基础设施建设中硬件分裂化和生态割裂化的重大挑战 , 推进最新技术的应用落地 。 在边缘计算领域 , 开放社区最早开始推进边缘计算应用 , 在2017年中国移动 , 电信 , 联通 , 浪潮等率先发起OTII项目 , 希望形成运营商行业面向电信应用的技术及方案 , 更好地应对未来5G及边缘时代的到来 。 而在新型节能技术领域 , 浪潮正推动ODCC、OCP等项目中的开放浸没式液冷技术在行业的应用 , 帮助数据中心的PUE降到1.1 , 甚至接近1的水平 , 而目前传统的数据中心PUE做到1.6左右已经是非常好的结果 。
作为开放计算的亲历者 , 熊健也对开放计算的潜力有更高的期待 , “我一直有一个想法 , 就是不管是新建数据中心还是说改造数据中心 , 从未来的发展角度去看 , 开放计算的模式是一个发展的趋势 。 而更多的开放接口、开放管理 , 可能会带来更多的TCO的节省 , 开放计算还有很大的潜力有待挖掘 。 ”
发展开放计算仍需重视生态建设
虽然开放计算正在展现出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 但在沈荣看来 , 开放计算若要站上更高的舞台 , 更广泛的生态必不可少 。 “原来硬件领域里的技术也好、IP也好 , 已经成为了这个社会的工业基础 , 工业基础的东西就不再适合以独享的方式占领 , 就必须开放 , 需要更多的组织与开发者加入到这一生态体系之中 。 ”
据了解 , 目前仅就OCP来说 , 400多家成员已经贡献的项目超过500个 , 参与人数也达到了10万人左右 。 这是任何单一的企业或者机构无法实现的成果 。 而通过开源、认证等途径 , 产业从业者也可以非常方便和安全的使用开放计算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
有理由相信 , 随着开放计算生态的不断繁荣 , 以浪潮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公司 ,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 , 通过对开放计算的投入 , 将会站上世界主赛道 , 成为标准的制定者、引领者 。 目前 , 浪潮已积极参与面向AI , 5G等标准规范的建立 , 并牵头服务器全部国标、OAM规范、天蝎标准、OTII规范、OpenRMC管理标准等 。 同时 , 浪潮也在推动技术标准产品化 , 率先向社区贡献了多款产品 , 可供其他厂商借鉴 , 如全球唯一符合三大开放组织标准的整机柜产品;全球首款AI开放加速计算系统MX1;全球首款面向云基础架构优化的四路服务器参考设计NF8260M5、全球首款OTII边缘计算服务器、全球首款通过ODCC认证的天蝎多节点服务器等等 。
推荐阅读
- 测试|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在公开道路的全无人化测试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IT|美律所对法拉第未来提起集体诉讼 涉嫌触犯证券法
- 制造业|稳健前行开新局 制造业未来五年转型升级迎来“加速度”
- 未来|5年解决限行,李彦宏“很傻很天真”?
- 技术|无锡东亭:智慧创造生活 科技点亮未来
- 警告!|华为联想卷入滴滴高管千万受贿案 判决书曝光浪潮曾向其输送720多万
- Hotel|向光前行,点亮未来 -- 2022上海国际商业及工程照明展
- 携手同行|陕西华晨教育集团携手同行,共赢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