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讯 12月1日下午消息 , IDC《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 , 2020年第三季度》显示 , 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3,293万台 , 同比增长15.3% 。 基础可穿戴设备(不支持第三方应用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2,616万台 , 同比增长16.6% , 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677万台 , 同比增长10.6% 。
文章图片
图1/2
数据显示 , 2020年第三季度 , 成人手表市场出货量450万台 , 同比增长76.8% , 创下近一年来增速新高 。 其中基础手表在华为的带领下 , 众多厂商积极跟进 , 共同促进其市场出货量增速达到138.8%;智能手表市场在Apple Watch的新品带动下恢复增长 , 同比实现25.5%的增速 。
【新浪科技|IDC:2020第二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3293万台 同比增15.3%】以下为IDC报告全文:
IDC《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 , 2020年第三季度》显示 , 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3,293万台 , 同比增长15.3% 。 基础可穿戴设备(不支持第三方应用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2,616万台 , 同比增长16.6% , 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677万台 , 同比增长10.6% 。
华为本季度推出TalkBand 6 , 推动其手环产品线再创新高 , 手表方面不仅华为GT系列保持了一如既往的强势表现 , 荣耀手表也在新品的推动和线下渠道的跟进下实现显著增长 。 小米手环5作为新品不仅助力小米稳居国内手环市场第一 , 且持续发力海外市场 。 苹果发布Apple Watch 6和SE系列进一步拉动其手表部分创下出货量新高 , 而AirPods系列逐渐向高端型号迁移的同时 , 依然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 步步高旗下的小天才在儿童手表市场上依然强势 , 在第三季度这一儿童手表传统销售旺季 , 稳居儿童手表市场第一的位置 。 索尼作为音频厂商 , 凭借其逐渐智能化的耳机产品线发展 , 跃居到市场第五位 。
文章图片
图2/2
2020年第三季度 , 成人手表市场出货量450万台 , 同比增长76.8% , 创下近一年来增速新高 。 其中基础手表在华为的带领下 , 众多厂商积极跟进 , 共同促进其市场出货量增速达到138.8%;智能手表市场在Apple Watch的新品带动下恢复增长 , 同比实现25.5%的增速 。 2021年中国成人手表市场发展将呈现以下三大趋势:
1. 轻量智能化:成人手表市场的智能化发展将更加注重轻量简化
成人手表目前在产品驱动下 , 主要增长势能侧重于基础类市场 。 这一方面是由于基础手表在续航、价格、场景等多方面表现出的优异的性价比 , 另一方面也源自于智能手表的场景大大限制了其溢价能力 。 但是从消费IoT的发展环境和趋势看 , 成人手表的功能拓展性和生态开放性依然是大势所趋 , 成人手表需要第三方开发者的技能赋能 , 推动其使用场景的丰富性 。 然而基于手表在低功耗、长续航以及数据传输量小等使用需求和特点 , 轻量化的操作系统将成为成人手表大规模迈向智能化的重要一步 。
2. 价格差异化:消费分级趋势推动成人手表出现市场区隔
中国人口基数庞大 , 消费分级趋势已经凸显 。 随着成人手表的接受度和渗透率的提升 , 未来也将顺应消费分级的市场趋势 , 通过提供多元化定位的产品扩大目标受众 , 不仅推动该市场进一步的发展 , 也带领更广范围的用户领略到可穿戴设备的便利和智能 。 尽管成人手表市场近一年以来 , 50%左右的份额处在1000-1500元人民币(未税)价位段 , 但是500-1000元人民币(未税)价位段的市场份额同比增长5% , 其也成为未来拓展更大范围用户基数的重要价位段 。
3. 场景融合化:成人手表将更多和各场景入口设备联动和融合
成人手表作为贴合人体的智能设备 , 是消费IoT硬件的重要一环 , 其交互方式将不仅局限在语音和屏幕交互上 , 更将在体感、传感等交互方式上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 因此 , 成人手表和各场景的入口设备(包括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音箱、智能车机等)的联动和融合 , 也使其成为未来丰富人机交互方式的重要一环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