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隐私|个人信息保护法落地满月 我们的信息还在“裸奔”吗( 二 )


——执法过程中仍有模糊地带 。 采访人员调研发现 , 从用户角度看 , 不少用户难以判定必要信息、敏感信息 , 给App肆无忌惮地超限收集用户隐私留有可乘之机 。 从企业角度看 , 陈旭辉表示 , 一些合作企业存在数据互联互通需要 , 但其数据共享通常在业务闭环中进行 , 这些数据是否经过合规脱敏处理 , 公众往往感知不到 , 也容易给监管部门的监督执行带来困难 。
——法律法规仍需细化 。 左晓栋认为 , 尽管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的立法工作上取得长足进步 , 但与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相比 , 在数据的归集、加工、流动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细化法规 , 特别是在公共机构对个人信息的保护等方面还需要加大力度 , 这样才能让法律在保护个人隐私方面发挥更大效果 。
【用户隐私|个人信息保护法落地满月 我们的信息还在“裸奔”吗】需从多角度协同发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施行掷地有声 , 不仅凸显了我国严管侵犯个人隐私行为的坚定决心 , 也是对保护个人信息的郑重声明 。 多位专家表示 , 一些违法行为难以在短时间内“急刹车” , 进一步保护个人信息仍任重道远 , 需从多角度协同发力 。
首先 , 应引导行业企业形成个人信息保护的氛围 。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孙轩等专家表示 , 一些发达国家在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上态度明确、执法力度较大 , 使得整个社会形成主动保护个人隐私的产业行业自觉 , 这种个人信息保护文化气氛值得我国监管单位和企业学习 。
同时 , 从规范应用市场等关键环节入手 , 推动企业进行合规改造 。 陈旭辉建议 , 相关部门可推动App在用户隐私协议前建立明确清单 , 像文章“摘要”一样明确点出采集哪些用户信息及其用途 , 之后正文中再对详情与退出机制作详细解释 , 便于用户快速阅读和理解 。 “监管部门可抓住手机‘应用市场’这个关键点 , 强化其法律责任 , 推动从上架App的源头上做好把控工作 。 ”
此外 , 进一步加强法律科普 , 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 多位专家呼吁 , 执法是最好的普法 , 可以在近期通报一批典型案例 , 在提高群众法律意识的同时 , 对盗取个人信息的违法分子形成威慑 。(参与采写:邓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