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范儿|iPhone要上潜望式镜头了,但我敢说当前的「长焦之战」方向错了

iPhone 12 系列还未面世之前 , 人们对它的期待之一 , 便是长焦拍摄能有明显进步 。 我们常常能看到类似下图的渲染图 , 四颗摄像头里有一颗应该是超长焦镜头 。

爱范儿|iPhone要上潜望式镜头了,但我敢说当前的「长焦之战」方向错了
文章图片
图1/25
▲ iPhone 12 Pro 渲染图 。图片来自: Phone Arena
不过苹果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 , 将第四颗摄像头的位置 , 让给了 LiDAR 激光雷达 。 让长焦爱好者唯一欣慰的是 , iPhone 12 Pro Max 的长焦镜头 , 由 52mm 改为 65mm , 这意味着可以拍得更远 , 透视感更强 。

爱范儿|iPhone要上潜望式镜头了,但我敢说当前的「长焦之战」方向错了
文章图片
图2/25
▲ iPhone 12 Pro 系列
在 Android 手机动辄 5 倍、10 倍光学变焦的今天 , iPhone 最高仅支持 2.5 倍(从主摄广角算起)的光学变焦 , 似乎有些跟不上‘潮流’了 。
于是 iPhone 12 系列发布后 , 网上有不少吐槽的声音 , 或明或暗地挖苦苹果在超长焦镜头上的缺位 。

爱范儿|iPhone要上潜望式镜头了,但我敢说当前的「长焦之战」方向错了
文章图片
图3/25
▲ 图片来自:DXOMARK 中文微博
然而近日 , DigiTimes 援引韩国业界相关人士的透露称 , 苹果为强化 iPhone 光学变焦功能 , 正在着手找寻潜望式相机技术和专利等 , 并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商讨 , 引发业界关注 。
潜望式镜头的前世今生
苹果正在寻找的超长焦解决方案 , 便是‘潜望式镜头’ 。
【爱范儿|iPhone要上潜望式镜头了,但我敢说当前的「长焦之战」方向错了】这个词你应该不会陌生 。 近两年的 Android 旗舰手机 , 几乎标配了这种镜头 。 那么潜望式镜头的原理是什么?有什么优点呢?
在了解这种镜头前 , 我们先把视线拉回 1834 年 。 彼时 , 俄国人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装有潜望镜的潜艇‘希尔德拉’号 。 20 年后 , 法国人玛丽·戴维设计了一个由两块反光镜组成的原始潜望镜 。

爱范儿|iPhone要上潜望式镜头了,但我敢说当前的「长焦之战」方向错了
文章图片
图4/25
▲竖立在潜艇上方高而细的管子便是潜望镜 。图片来自:Pixabay
这种形态的潜望镜 , 依托两个反光镜 , 使得光路产生折叠 。 由此士兵可以在潜艇里 , 使用伸出海面的潜望镜 , 来观察敌情 。

爱范儿|iPhone要上潜望式镜头了,但我敢说当前的「长焦之战」方向错了
文章图片
图5/25
▲ 潜望镜原理 。图片来自:wikipedia
了解潜望镜后 , 我们再来回想一下‘老法师’们在拍鸟和其他野生动物时 , 常用的‘长枪大炮’ 。

爱范儿|iPhone要上潜望式镜头了,但我敢说当前的「长焦之战」方向错了
文章图片
图6/25
▲ 荷花——‘老法师’们最后的尊严 。图片来自:sybiji
这类镜头被称为长焦或超长焦镜头 , 焦段可达 200mm、400mm、甚至 800mm 以上 。 焦段越长 , 就可以拍得越远 。 但你也可以发现 , 这种镜头一般都非常长 。
这是因为若要拍得更远 , 镜头在设计时需要让光学中心尽可能远离感光元件 , 来获得更小的折射角度 , 视角变小了 , 拍摄到的画面就越窄、越远 。

爱范儿|iPhone要上潜望式镜头了,但我敢说当前的「长焦之战」方向错了
文章图片
图7/25
▲ 前后移动的便是光学中心 。
不理解的话 , 可以举起手 , 将大拇指与食指捏住 , 形成一个圆孔 。 接着在一只眼睛的视线方向前后移动 , 你会发现靠近眼睛时 , 看到的画面多;远离眼睛时 , 看到的画面少 。
所以焦段越长 , 镜头内部就需要越大的空间 , 让光学中心和感光元件保持够远的距离 。

爱范儿|iPhone要上潜望式镜头了,但我敢说当前的「长焦之战」方向错了
文章图片
图8/25
▲ 佳能超长焦镜头的镜组间距很大 。图片来自:wikiwand
但这种设计思路只适用于相机 。 对于手机来说 , 要是用这种设计思路来做超长焦镜头 , 你可能会看到一部镜头凸起极为严重的手机 。
那么有什么好办法 , 将超长焦镜头塞进薄薄的手机里呢?上文提到的潜望镜 , 便是一个绝妙的解决方案 。
借助反光镜或棱镜 , 将原本直直的光路 , 硬生生地掰弯 , 在可控的厚度内实现更高效的折射 , 这就是潜望式镜头的原理 。

爱范儿|iPhone要上潜望式镜头了,但我敢说当前的「长焦之战」方向错了
文章图片
图9/25

像拥有 5 倍光学变焦的手机 , 基本都是在潜望式镜头内 , 放置两块反光镜或一块棱镜 。 如果将反光镜的个数增加 , 可以让光路实现更高倍数的折射 , 便能实现高达 10 倍的光学变焦了 。
比如支持 10 倍光学变焦的华为 P40 Pro+ , 其潜望式镜头内部就有多块反光镜 , 光路进入镜头后被折叠了 5 次 , 官网称将原本的光路长度 , 延展至 1.78 倍 , 实现了等效 240mm 的超长焦拍摄 。

爱范儿|iPhone要上潜望式镜头了,但我敢说当前的「长焦之战」方向错了
文章图片
图10/25

潜望式镜头的优点显而易见 , 光路折射率高 , 可在同等体积下 , 实现更长焦的拍摄效果 。 这就是苹果在追寻的解决方案 。
郭明錤称 , 韩国最佳镜头供应商 Semco 和中国最佳镜头供应商舜宇光学将分别在 2020 下半年和 2021 年进入苹果镜头供应链 。 这或许意味着 , 我们最快可以在明年的新款 iPhone 上体验到 5 倍光学变焦(从主摄广角焦段算起) 。
手机厂商的‘长焦之战’
在功能机时代 , 我们就已经看到手机追逐相机的趋势 。
2004 年 , 夏普推出 V602SH 手机 , 这是首款支持 2 倍光学变焦的手机 。 不过外形看上去 , 像是一个手持 DV , 颇有‘买相机 , 送手机’的意思 。

爱范儿|iPhone要上潜望式镜头了,但我敢说当前的「长焦之战」方向错了
文章图片
图11/25
▲ 夏普 V602SH 。图片来自:ERING
而后 , 诺基亚、索爱、三星等品牌 , 均推出过支持多倍变焦的手机 。 这些手机有一个共性 , 就是镜头模组巨大 。 遮掉品牌 logo 看背面 , 很难相信它是一台手机而非消费级相机 。

爱范儿|iPhone要上潜望式镜头了,但我敢说当前的「长焦之战」方向错了
文章图片
图12/25
▲ 三星 Galaxy S4 Zoom
直到 2015 年 , 华硕推出 Zenfone Zoom 鹰眼手机 , 它与日本知名光学元件公司 HOYA 合作 , 采用了潜望式镜头方案 , 通过棱镜将光路折射至手机内部 , 如此一来大大减少了镜头模组的厚度 。 该手机也成为彼时最薄的光学变焦手机 。

爱范儿|iPhone要上潜望式镜头了,但我敢说当前的「长焦之战」方向错了
文章图片
图13/25

Zenfone Zoom 手机后置只有一颗镜头 。 华硕的思路是在镜头模组内 , 放置马达和螺柱 , 调整光学中心和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 以此实现 1 倍到 3 倍的光学变焦 。

爱范儿|iPhone要上潜望式镜头了,但我敢说当前的「长焦之战」方向错了
文章图片
图14/25

光学变焦比数码变焦有着显著的优势 , 数码变焦是通过像素裁切实现更小区域的拍摄 , 画质下降非常明显 。 所以华硕开启潜望式镜头风潮后 , 许多 Android 厂商快速跟进上来 。 但华硕这种方案显然不是最优解 , 毕竟华硕都这么努力了 , 机身厚度依旧来到了 11.9mm 。
这也就使得有了后来我们看到的多摄手机 。 将光学变焦的工作分配给不同的镜头 , 将潜望式镜头的结构固定下来 , 做成定焦镜头 , 比如固定为等效 125mm 等 。
2019 年初 , 华为和 OPPO 先后推出了 P30 Pro 和 Reno 10 倍变焦版 。 前者搭载了 125mm 潜望式镜头 , 可以实现 5 倍光学变焦;后者则搭载了 160mm 潜望式镜头 , 支持 6 倍光学变焦 。

爱范儿|iPhone要上潜望式镜头了,但我敢说当前的「长焦之战」方向错了
文章图片
图15/25
▲ P30 Pro 潜望式镜头示意
这两款机型的发布 , 也意味着手机厂商们的‘长焦之战’正式拉开 。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 Android 旗舰配备了潜望式镜头 , 华为 P40 Pro+等机型 , 甚至已经实现了 10 倍光学变焦 , 等效焦段超过 200mm 。
而超长焦镜头 , 也成为手机厂商们的重要卖点 。 无论是发布会还是官网介绍 , 都会为其留出一定的位置 。

爱范儿|iPhone要上潜望式镜头了,但我敢说当前的「长焦之战」方向错了
文章图片
图16/25
▲ 小米 10 至尊版官网详情页
但潜望式镜头并非‘长焦之战’的必杀技 。 随着相关技术越来越成熟 , 以及成本的逐渐下探 , 潜望式镜头不再是旗舰机的专属 , 未来中低端机型有望逐步搭载潜望式镜头 。
为了保持竞争力 , vivo 和小米又在长焦上玩出了‘新花样’ 。 比如 vivo 发布的概念产品 APEX 2020 , 其潜望式镜头模组内的镜片可以前后移动 , 以实现 80mm-120mm 连续光学变焦 。

爱范儿|iPhone要上潜望式镜头了,但我敢说当前的「长焦之战」方向错了
文章图片
图17/25
▲APEX 2020 变焦示意
听起来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识?我们上文提到的华硕 Zenfone Zoom 鹰眼手机 , 思路正是这样 。 只是 vivo 成功将手机厚度控制在了 8.8mm 。
小米就更‘复古’了 。 据称其正在研究一种可伸缩的镜头模组 , 可以实现‘超大光圈 , 进光量提升 300%;清晰度提升 20%’ 。

爱范儿|iPhone要上潜望式镜头了,但我敢说当前的「长焦之战」方向错了
文章图片
图18/25
▲ 小米伸缩式镜头方案
这一方案理论上会改善长焦端的光学效果 , 但形态上可以说有些‘文艺复兴’ 。 另外其防水防尘效果、体积与重量的控制等方面 , 均让人存疑 。
‘长焦之战’的意义在哪?
纵观当前的手机市场 , 似乎没有潜望式镜头 , 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旗舰机 。
以当前的技术而言 , 潜望式镜头的确是手机长焦拍摄的最佳解决方案 。 不过我们也可以发现 , 拥有潜望式镜头的手机 , 镜头模组基本都非常突出 , 暗示你:‘我凸了 , 但也强了’ 。

爱范儿|iPhone要上潜望式镜头了,但我敢说当前的「长焦之战」方向错了
文章图片
图19/25
▲ 激凸的摄像模组
手机是否应该牺牲背部设计的协调与美观 , 来换取更好的摄影性能?这个问题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 。 我们需要探讨的是 , 手机厂商们追求的高倍数光学变焦有多大意义 。
目前常见的潜望式镜头 , 一般是 5 倍光学变焦或者是 10 倍光学变焦 , 等效为 125mm 或 240mm 左右 。 更长的焦段意味着可以拍得更远 , 10 倍变焦已经可以拍到肉眼不易看到的细节 。

爱范儿|iPhone要上潜望式镜头了,但我敢说当前的「长焦之战」方向错了
文章图片
图20/25
▲ 小米 10 至尊版官方样张
但这只是理论上 。 实际使用中 , 受限于手机的体积 , 镜头模组不可能占据太大的空间 , 因此感光元件的面积十分有限 。 这就导致成像质量上难以达到理想的高度 , 尤其是暗光环境下 , 潜望式镜头基本处于无法开启的状态 。
以华为 Mate40 Pro 上的潜望式镜头为例 , 我在光线复杂、略暗 , 或者被摄主体轮廓不清晰时使用 , 便难以激活光学变焦 。 手机会在主摄数码变焦和潜望式镜头光学变焦之间反复跳跃 。

爱范儿|iPhone要上潜望式镜头了,但我敢说当前的「长焦之战」方向错了
文章图片
图21/25
▲ 弱光环境下 , Mate40 潜望式镜头不易激活
这不是个例 。 手机上的潜望式镜头对光线的要求非常严格 , 即便暗光环境下可以使用 , 那么拍出的画面涂抹感也是比较明显的 。
原因很简单 , 潜望式镜头内的棱镜 , 会影响光线的射入量 。 光线强度在被棱镜折射后 , 会出现一定衰减 。 因此 , 潜望式镜头比普通镜头对传感器尺寸的要求更高 。 而光路折射的次数越多 , 光线强度就越弱 。 所以手机上 10 倍光学变焦的镜头 , 光学素质普遍低于 5 倍光学变焦镜头 。
另外还有一个常见的问题 , 在广角端不易被察觉的抖动 , 会随着焦段的增加而成倍放大 。 这就非常考验镜头的防抖性能 。 目前 5 倍光学变焦的潜望式镜头 , 通过 OIS 技术已经能做到不错的防抖效果 。 但 10 倍光学变焦的潜望式镜头 , 防抖性能依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

爱范儿|iPhone要上潜望式镜头了,但我敢说当前的「长焦之战」方向错了
文章图片
图22/25
▲ 使用华为 P40 Pro 潜望式镜头拍摄(5 倍光学变焦)
目前来看 , 在‘拍的好’和‘拍的到’的问题上 , 潜望式镜头还很难兼顾 。 尤其是变焦倍数越高 , 这一矛盾越明显 。
我曾体验过的小米 10 至尊版和华为 P40 Pro+ , 其搭载的 10 倍(等效)光学变焦 , 基本极少会用到 , 我身边的朋友也表示‘想不到有什么需要用到如此高倍变焦的场景’ 。
就我个人看来 , 我宁愿希望将这一镜头去掉 , 换取同体积下更大的电池 , 以及更好的散热 。 或者将物料成本用于更好的马达 , 以得到更好的基础体验 。

爱范儿|iPhone要上潜望式镜头了,但我敢说当前的「长焦之战」方向错了
文章图片
图23/25
▲ 小米 10 至尊版内部 , 潜望式镜头占据了很大空间
这并不是说潜望式镜头不应该出现在手机上 。 我只是认为没有必要牺牲太多的内部空间 , 安装一个不常用的 200mm 以上焦段的镜头 。 5 倍左右的光学变焦 , 可能比 10 倍来得更实用 , 在体积与易用性上更为均衡 。

爱范儿|iPhone要上潜望式镜头了,但我敢说当前的「长焦之战」方向错了
文章图片
图24/25
▲使用 vivo X50 Pro+ 潜望式镜头拍摄(5 倍光学变焦)
5 倍光学变焦 , 换算下来约等于 125mm 焦段的镜头 。 它可以带来 2 倍光学变焦镜头无法比拟的透视感 , 让用户轻松地拍出简洁、主题突出的画面 。 期待 iPhone 搭载潜望式镜头时 , 也能够关注这一焦段 。

爱范儿|iPhone要上潜望式镜头了,但我敢说当前的「长焦之战」方向错了
文章图片
图25/25
▲ 使用华为 Mate40 Pro 潜望式镜头拍摄(5 倍光学变焦)
当手机厂商不再舞墨于‘10 倍光学变焦’、‘120 倍混合变焦’ , 而是专心提升 2 倍长焦镜头、5 倍潜望式镜头的成像质量时 , 我想这场‘长焦之战’才会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