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社区团购烧钱不灵了?1人身兼4个团,钱烧了团长没留住


新浪科技综合|社区团购烧钱不灵了?1人身兼4个团,钱烧了团长没留住
文章图片
图1/4

来源:投中网
文:Ellie
巨头斥资百亿的“抢菜大戏”打到关键环节:抢夺团长 。 作为末端神经枢纽 , 巨头争夺社区团购的成败 , 已经很大程度系于“团长”身上 。
社区团购的火还在继续烧 。 巨头们的公关部门忙着对外降火 , 不想太高调 , 奈何这场战役参战的选手越来越多 , 火越来越旺 。
这几天 , 2年没露面的刘强东准备亲自下场带队 , 誓要拿下第一的程维在滴滴内部会议再下军令状 , 就连每日优鲜都加入地推大战 , “返场”拉新送鸡蛋 。 这让原本已经进入拼多多和美团两强争霸的局面 , 又生出许多变数 。
不止巨头满血参战 , 资本也跟着疯狂 。 短短数月 , 已经有近百亿资金进来分食这个万亿市场 。

新浪科技综合|社区团购烧钱不灵了?1人身兼4个团,钱烧了团长没留住
文章图片
图2/4
图:来源招商证券
据不完全统计 , 十荟团、兴盛优选、同程生活等社区团购平台年内累计获得超90亿人民币(约94.8亿元)的融资 。 这其中 , 还没包括大厂“围猎”兴盛优选的那笔传闻中的60亿美金 。
如此之快的速度 , 如此巨量的资金 , 巨头们是否在跟风盲从?百亿资金入市打到现在 , 战况如何了?制胜点又是什么?
1、巨头烧钱“抢菜” , 是跟风盲从吗?
巨头烧钱抢菜是盲从吗?
显然不是 。 有人评论 , 眼下社区团购是学霸们的新一轮竞赛 。 仅从巨头切入的时机和战场来看 , 学霸们的用力无比巧妙 。
巨头选的时机足够好 , 社区团购的商业模式已经完全跑通 。 十荟团联合创始人陈郢 , 在其完成8000万美元C2轮融资时对投中网直言 , 不同于上一波“散兵游勇”式的行业竞争 , 如今社区团购的市场局面让资本看到了“势在必行” 。
招商证券的一份研报将O2O超市、生鲜电商、社区生鲜店、社区团购的盈利模型做了对比分析 。 研究结果表明 , 在这四种模型中 , 只有社区团购和O2O超市净利率为正 , 而且社区团购是个更加轻资产的模型 。

新浪科技综合|社区团购烧钱不灵了?1人身兼4个团,钱烧了团长没留住
文章图片
图3/4
图:来源招商证券
巨头亲自下场的地点选择得也很巧妙 。 这不是一个全新的战场 , 你看社区团购战火纷飞的长沙、武汉、成都 , 无一不是上一波创业者们已经征服过的城市 。 兴盛优选CEO周颖洁最近在朋友圈说 , 社区团购是个沼泽地 , 如果没有客观认识沼泽地的规律 , 越用力越猛烈陷得越深 。
但其实 , 巨头们并没有一脚踩进泥里 , 而是站在了被兴盛优选、十荟团们做好市场教育的水泥路上 。
社区团购这门生意足够性感 , 给了巨头们充分的想象力 。 柚子投资合伙人彭程指出 , 社区团购还有可能发育出类似“消费降级连锁王者”Dollar General那样的产品 , 广泛布局于三四线城市的低价生鲜连锁 。
Dollar General是美国的“1元店” , 市值已经超过370亿美金 。
最重要的一点 , 巨头们可以借助社区团购进一步开拓下沉市场 。 王兴也说 , 美团在尝试了不同的业务模型后 , 最终选择了美团优选 , 因为这个模型最高效 , 能帮助美团渗透到市场 , 尤其是四五六线城市 。
既然必须在此决战 , 那么拿下区域赛点就变得关键 。 团长和供应链管理成为社区团购接下来的赛点 , 最先打响的是团长争夺战 。
招商证券一份报告数据显示 , 头部5%~10%的团长贡献了80%~90%的销售额 , 作为连接C端的唯一核心渠道 , 团长成为现阶段巨头们争夺的焦点 。
2、BD大战:短短几个月 , 角落都被搜刮干净了
一批批地推铁军被重新招揽回新战场 , 超市老板 , 报刊亭个体户 , 宝妈们通过BD拓展成为各个平台的兼职团长 。
团长之争异常火热 , 一位入职美团优选深圳区的BD人员告诉投中网 , 入行得趁早 , 他干了没两月就离职了 。 “我入职晚了 , 市场资源都被其他同事搜刮完了 。 就是这短短几个月 , 角角落落都被搜刮干了 。 ”

新浪科技综合|社区团购烧钱不灵了?1人身兼4个团,钱烧了团长没留住
文章图片
图4/4

这不妨碍巨头们的抢人节奏 , BD、运营、研发的招聘信息遍布于豆瓣、猎聘、百度贴吧 。 美团还把目光放在了离职员工身上 , 在离职群里广发老兵召回帖 。
投中网与多位 BD、HR沟通后发现 , 橙心优选开出的底薪最为丰厚 。 以深圳为例 , 目前橙心优选给BD开出的无责任底薪为5000元 , 高于美团优选的4450元 。
从BD的提成机制来看 , 美团优选和橙心优选不一样 , 前者基于团长的成交金额提点 , 而后者凭团长的单量提点 , 一份水果算一单 , 一瓶水也算一单 。
美团优选BD所拓展的团长7天销售额达到350元 , 会有165元提成 。 橙心优选BD所拓展的商铺一周达到70单 , 提成是50块钱 , 周单量达到140 , 提成是50*2 , 以此类推 , 一家商铺每个月的提成最多1600元 。
至于BD每个月的KPI、试用期长短、是否缴纳五险一金、正式工还是外包 , 目前几家社区团购平台各地情况均不太一样 。
在门槛上 , 虽然各家招聘启事均要求有快消、O2O、社区团购从业经验 , 但在实际的招聘中 , 应聘者口齿伶俐、性格开朗即可顺利入职 。
BD到位了 , 第二步就是抢团长 。
有媒体报道称 , 滴滴、美团、拼多多等巨头为了快速进入市场 , 会以几倍薪水从兴盛优选、十荟团等公司挖人 。 但挖团长并不是长久之计 , 巨头还是得亲自去开拓新团长 。
在这场巨头不能输的战役中 , 团长是社区团购能够运转的前提 , 团长的运营能力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
截至目前 , 注册成为任何一家社区团购平台的团长 , 无需支付押金及其他费用 , 平台还会向团长返10%-15%的提成 。
关于提成比例 , 在成都开便利店的顾团长告诉投中网 , 平台和团长所约定的10%的抽成比率只是一个综合提成率 , 百货、日化的提成要高一些 , 蔬菜水果的提成会低一些 。 平台搞特价的商品没有利润 , 相应提成就少 。
在烟台开超市的王团长告诉投中网 , 他兼职的多多买菜和美团优选没有统一的提成率 , 综合来看 , 抽成比率在8%上下 , 提成低的有3%-4% , 高的有10% 。 “提成没有规律 , 今天和明天同一款商品(比如芹菜)的抽成比例也不一样 , 具体的提成率只有平台知道 。 ”
各平台并不会给团长们付保底工资 , 所以都没有签排他协议 , 也就是说 , 一家商铺可以同时成为好几家社区团购的自提点 。
王团长在被多多买菜“收编”后 , 迅速被美团优选盯上 。 王团长告诉投中网 , “美团优选一看我们是多多买菜的自提点 , 直接就跟我签了 。 美团、拼多多喜欢扎堆 , 这样物流配送方便 。 ”
成都的顾团长目前已经凑齐橙心优选、多多买菜、美团优选三家巨头 , 正向兴盛优选提交申请资料 , 一旦成功 , 顾团长马上将身兼四团 。
顾团长这么做的理由也很简单 , “一起做可以多赚点钱 。 ”
橙心优选工作人员告诉投中网 , “我们不建议商家既做橙心优选也做美团优选 , 但也没有硬性规定 。 如果他想做的话 , 两样都可以做 , 市场融合度还是可以的 。 ”
为了快速铺开业务 , 除了线下的实体小店 , 宝妈群体也被BD们盯上了 。 美团优选合肥地区的BD告诉投中网 , 注册成为团长不是必须要有店面 , 宝妈在家也可以做 。 “在家做的话 , 顾客来家里提货 , 要是愿意也可以送货上门 。 有的(团长)自己家还要买东西呢 , 这样还能拿15%佣金 。 ”
在这场抢菜大战中 , 巨头想要抢占社区市场 , 线下小店想要获取额外收入 , 看起来是双赢 。 然而 , 没拿到一分钱保底工资的团长得负责收货、社群运营以及处理售后等工作 。
说的好听是团长 , 但巨头实际上并不用承担固定成本 , 这些线下店老板为何甘愿成为巨头们的“打工人”?
3、一人身兼4团 , 钱烧了团长没留住
个体户们摇身一变成为团长 , 还是在巨头的战场里薅了羊毛 。
在成都开便利店的顾团长一开始不怎么看好社区团购 。
11月初 , 顾团长从橙心优选、多多买菜、美团优选这三家平台上收到的总提成 , 每天不过几十块钱 , 没什么意思 。 只因不牵扯太多精力 , 所以一开始也没那么抗拒 。
烟台的王团长更惨 , 当时只做了多多买菜一家的生意 , 每天的提成不到10块钱 。
短短20天过后 , 情况变了 。
王团长欣喜地跟投中网分享:昨天多多买菜有10个人下了35单 , 订单总金额超过600元 , 自己能拿到50多块钱的提成和奖励 。 另外 , 下单人数超过10人 , 多多买菜还每天奖励团长3块钱 。 现在一天300-400元的销售额不是啥难事 , 对应的提成加上奖励在30元左右 。 这么一算 , 一年下来她能多赚1万块钱 。 更重要的是 , 成为自提点后 , 王团长超市的顾客也多了起来 。
但不是每个团长都赚到了钱 , 没赚到钱的团长正在火速退出战场 。
招商证券报告显示 , 目前巨头快速抢占市场 , 团长成为稀缺资源 , 美团优选采用传统互联网打法 , 主要以地推、扫街、拜访的方式获取团长 , 拼多多则通过电话拜访 , 快速抢夺兴盛优选的团长 。 美团地推每拓展一位团长 , 奖励160元 , 滴滴的“橙心优选”和拼多多的“多多买菜”是130元 。
巨头们BD没少花钱 , 一个团长拉新获客单价在80-160元不等 , 加上支付给BD的底薪和提成 , 百亿资金烧出个“狗熊掰玉米”——捡一个丢一个 , 烧钱效率着实有点低 。
成都的顾团长和烟台的王团长都发现了这个问题 。
“多多买菜业务员每拓展一个商户平台给30块钱奖励 , BD为了拿提成 , 是个店就签下了 。 我们小区最多的时候有6-7个自提点 , 我们前面10米有一个自提点 , 后面50米还有一个 。 ”王团长向投中网吐槽 , 多多买菜和美团优选的BD签完合同就没再露面了 , 平时啥忙也没有帮 。
在王团长看来 , BD为了个人利益盲目拓店 , 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 而平台是重大失误方 , 平台对于自提点没有设置附加条件 。 BD拓店前应该对区域做详细的市场调研 , 综合人口密度、交通通达度、周边商超等情况来设置自提点的数量 。
尤其 , 这场团战初期打得相对温和 , 像成都顾团长身兼4团的场景 , 绝不会发生在如今的出行和外卖场景中 。
团长对于社区团购战役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顾团长说 , 消费者一般也见不到平台 , 有牢骚都向团长发 , 团长其实扮演的角色是平台代言人 。
“选对团长 , 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 。 团长初期的利益非常微薄 。 现在倒好 , 平台把补贴都给到了BD , 他们滥竽充数签了一堆店 。 BD得做有利于平台发展 , 有利于消费者体验的事情 。 ”
巨头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 橙心优选总裁刘自成在接受媒体采访就表示 , 帮助团长最终会作用于用户 。 社区团购有一定的社交属性 , 团长不愿意欺骗客户 , 因为他的客户大都是邻居街坊 , 或同一个小区的业主 。 社区团购的用户对平台的服务感知不直接 , 更多是通过团长获得 , 所以留住用户 , 最核心的是对团长准时、稳定地交付 , 同时用户侧保持商品的价格与质量优势 。
目前来看 , 社区团购是任何一个巨头都不会主动舍弃的市场 。 这场不能输的战役 , 巨头们该怎样做才能打赢?
招商证券指出 , 社区团购渗透率提升需要解决两方面问题:第一 , 供应链来保证商品的质量;第二 , 社区团长的服务和流程的标准化 。
【新浪科技综合|社区团购烧钱不灵了?1人身兼4个团,钱烧了团长没留住】正如前文提到的 , 虽然巨头没有一脚踏入沼泽地 , 携巨资可以直接抢夺现成的优质团长 , 但随着战役逐渐扩大 , 将来的局面没有现成团长可挖了 。 届时烧钱效率会进一步降低 , 巨头们将不得不走进泥地 , 重新走兴盛优选们的来时路——打地基 , 建标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