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细胞|暨大尹芝南团队:IL-27可“燃烧”脂肪( 四 )


广州日报:那你们怎么想到从免疫细胞跳转到对脂肪细胞的研究?
尹芝南:在西方医学看来 , 肥胖就是一种炎症 。 实际上 , 肥胖的根本原因是卡路里摄入超过消耗 , 引起能量以脂质的形式在脂肪细胞中堆积 , 而免疫细胞深度参与此过程 。
一开始我们是按照传统思路 , 研究IL-27对巨噬细胞中的抗炎作用 。 当时我们构建了IL-27Rα的条件性敲除小鼠 。 很意外地发现 , 在T/B细胞和巨噬细胞中特异性缺失IL-27Rα都不影响小鼠对高脂诱导肥胖的易感性 。 所以我们才想到 , IL-27是否还有其他未被发掘的响应细胞?
之后我们又利用IL-27Rα全身性敲除小鼠开展了骨髓嵌合实验 , 并进行了高脂饲喂或寒冷刺激;结果发现 , IL-27信号主要通过非造血系统来源的细胞来影响产热与肥胖进程 。 我们就猜想 , IL-27是不是可以直接靶向脂肪细胞来促进产热 , 改善肥胖进程呢?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 , 我们首先分离了脂肪组织中的脂肪细胞组分 , 惊喜地发现了上面确实有IL-27Rα的表达;对体外分化的原代脂肪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 , 也可以观察到IL-27Rα的阳性表达;并且IL-27处理体外分化的脂肪细胞可以上调UCP1的表达 。 于是他们又再次构建了脂肪细胞上特异性缺失IL-27Rα的小鼠和棕色/米色脂肪细胞特异性缺失IL-27Rα的小鼠 , 这些小鼠也的确表现出对肥胖诱导和寒冷刺激实验的易感性 。 这些结果表明IL-27确实可以直接靶向脂肪细胞以促进产热、减轻肥胖 。
广州日报:验证期间的瓶颈是哪个阶段?
尹芝南:主要是2018年 。 真正辛苦的是王倩和这群学生 , 没有他们的坚持 , 我就不会有动力当这个“和面”的人 。 以前我一直说 , “老师和学生之间是相互成就的” , 那个时候一方面实验推动非常困难 , 另一方面 , 王倩还面临着很多困难 , 比如怀孕、生子、家人生病……是她的坚持一直鼓励着我 。
王倩:那个时候确实比较困难 , 我原计划2016年6月博士毕业 , 但这个项目就很难完美结束 , 我想着做科研得有始有终 , 至少要给这个课题一个交代 , 没想到三年又三年 , 期间一方面心理上着急 , 觉得其他同龄人都有了成果 , 而自己却一直耗在这个项目上;另一方面就是家里人也会觉得看不到希望 , 从一开始的很支持到后来逐渐会有些不理解 。
再后来 , 无数次实验的失败也挺让人沮丧 , 我们经常说“100个实验有一个成功就不错了” , 可是第二天醒来 , 就又会想要解决这个问题 。 我想有个结果 , 因为我是一个好奇的人 , 目前我只看到了一个现象 , 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 , 我就是想知道其中的答案 。
“躺着就瘦”是片面解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