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器|“一不小心”活到200岁 太平洋岩鱼的长寿秘诀人类可否借鉴

别看细胞只有十几微米大小 , 在这“方寸”之间藏着诸多影响衰老的因素 。 细胞器里的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等 , 细胞核里很多调控细胞转录的组蛋白以及DNA的甲基化等 , 都会影响细胞的衰老 。
——刘林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采访人员 陈 曦
古往今来 , 人类探索长生不老的脚步一直未曾停歇 。 然而对于扭转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 人类至今依然难以企及 。 但是 , 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 , 人体衰老的本质正在逐步被我们发现 , 延缓衰老的方法似乎也开始有迹可循 。
有些太平洋岩鱼可以活200多岁 , 是已知最长寿的脊椎动物之一 , 而一些太平洋岩鱼则只能活10多岁 。 近日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 , 研究者比较了生活在太平洋沿岸水域的近三分之二岩鱼物种的基因组 , 揭示了使它们寿命大相径庭的一些基因差异 。
对衰老的理解从细胞开始
我们肉眼可见的衰老从皮肤长皱纹 , 眼睛变“花” , 每年体检身体的“小毛病”越来越多开始 。 而让我们身体产生这一系列变化的秘密就藏在我们身体里的每个小细胞中 。
“细胞衰老是机体衰老的根本原因 , 衰老一般从微小的基因层面开始 。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林教授介绍 , 别看细胞只有十几微米大小 , 在这“方寸”之间藏着诸多影响衰老的因素 。 细胞器里的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等 , 细胞核里很多调控细胞转录的组蛋白以及DNA的甲基化等 , 都会影响细胞的衰老 。
细胞衰老与染色体端粒密切相关 。 端粒对于染色体来说就像“鞋带末端的保护帽” , 由于缺乏端粒酶的作用 , 具有保护性的端粒会随着细胞每次DNA复制变得越来越短 , 最终端粒长度缩短至无法保护DNA免遭损伤 , 继而导致基因组DNA不断突变或丢失 , 从而加速人体衰老 , 并引起众多疾病 , 因此端粒又被称为“生命分子时钟” 。
参与细胞代谢的主要细胞器线粒体 , 也是调控细胞衰老的重要细胞器 。 “线粒体在进行能量代谢过程中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分子 , 参与基因的调控、转录等正常活动 。 ”刘林介绍 , 线粒体能量代谢异常 , 其在呼吸链上就会产生很多自由基离子之类的氧化物 , 如果我们体内的抗氧化还原酶不能及时清除这些氧化物 , 它们就会“六亲不认” , 氧化包括线粒体本身在内的很多结构 , 还会进入细胞核 , 影响基因组DNA 。 如DNA和端粒体都容易被氧化 , 受到损伤 , 这也是目前公认的关于线粒体引起衰老的一个理论 。
与此同时 , 端粒缩短也会影响线粒体 。 刘林解释 , 端粒缩短、不能发挥正常功能时就会激活一些分子 , 影响线粒体的功能 , 通过分子调控使线粒体的功能下降 。 “线粒体的功能越好 , 氧化物越少 , 端粒则越稳定 , 寿命也就越长 , 反之则相反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