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早已入局
虚拟人的历史 , 其实和元宇宙一样悠久 , 最早可追溯到1982年日本动画《超时空要塞》 , 其中女主角林明美人气极高 , 动画制作方请声优制作专辑 , 并以林明美名义发售 , 成为了第一名从虚幻作品中走进现实的虚拟人 。
2018年 , 腾讯就推出数字虚拟人“Siren”;“百度世界2020”大会上 , 李彦宏及央视主持人康辉20年前的虚拟人亮相;今年 , 字节跳动推出虚拟偶像团体“A-Soul” 。
9月23日 , 华为云CEO张平安公布华为收个数字人“云笙” , 随后的2021华为开发者大会上 , 增强现实总监李颖超介绍了一款虚拟形象智能生成系统 , 允许开发者一张图、一句话零门槛生成模型 , 告别手工建模 。
此后 , 科大讯飞、网易、OPPO纷纷加入虚拟人赛道 , 推出了虚拟人或虚拟形象只能生成或交互的系统 。 获得网易资本等A+轮投资的次世创始人陈燕表示 , “多元化的虚拟人 , 以及未来更多用户所拥有的虚拟身份 , 都将是元宇宙中最基础的元素构成和最重要的应用场景 。 ”
今年6月份B站12周年演讲上 , B站董事长陈睿透露 , B站已经拥有3.2万名虚拟偶像及主播 ,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0% 。 而根据第三方平台vtbs.moe的统计 , 过去一年B站上虚拟偶像获得的订阅打赏同比更增长了350% 。
此外 ,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 , 2020年中国虚拟偶像核心市场规模为34.6亿元 , 预计2021年将达到62.2亿元;2020年虚拟偶像带动周边市场规模为645.6亿元 , 预计2021年为1074.9亿元 。
西南证券认为 , 虚拟偶像以商业、文化等需求制作培养 , 目前已进入发展期 , 伴随着产业链愈发成熟 , 偶像文化日益大众化 , 其潜在的商业价值有望进一步显现;另外 , 在时代加速更迭、热点交替的背景下 , 虚拟偶像具备吸引不同受众群体并获取流量的潜力 , 伴随着上游各环节技术逐渐成熟 , 下游商业变现渠道不断拓宽 , 未来想象空间值得期待 。
安信证券则表示 , 虚拟数字人的时代已开启 , 相对于PGC、UGC而言 , 预计未来元宇宙中的AIGC将会越来越丰富 , 而基于AI驱动的虚拟数字人则属于这一范畴 。 虚拟数字人已有众多公司或机构入局 , 且技术的仿真效果更加成熟 。
编辑:叶舒筠
yeshuy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 , 未经书面授权 ,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 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 , 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推荐阅读
- 虚拟|比尔·盖茨关于2022年的五项预言之二:元宇宙成有用的工具
- 虚拟|美新婚夫妇在“元宇宙”办虚拟婚礼
- 相关|科大讯飞:虚拟人交互平台1.0在媒体等行业已形成标准产品和应用
- 虚拟数字|虚拟数字人应用 加速产业渗透
- 虚拟世界|周鸿祎:元宇宙最大的风险是数字安全
- Waymo|PayPal CEO:积极在日本展开收购,开拓支付市场;网易入股虚拟数字研发商世悦星承 | 思维独角兽
- 策源|上海人工智能规上产业规模到2025年达到4000亿元
- 设计|虚拟世界里的仓颉,竟是我自己?
- 直播|演示视频创作软件《万兴鹿演》新增“虚拟形象录制”
- 虚拟|半月谈丨元宇宙的未来,是美好还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