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95后朋友交流 , 在他们的影响下 , 了解到不少小众细分文化 , 比如C圈、鞋圈、笔圈、滑板圈、Pia戏圈、饭圈、谷圈等各色圈层 。
在二次元、三次元等文化破壁的冲击下 , 不得不说 , 这届年轻人真的太会玩 。 也正因为此 , 他们的社交文化是一个又一个叠加的圈层 。
你以为他们还在守旧的用微信朋友圈 , 或者微博什么的吗?其实他们的手机里早就装满了各式应用 , 就比如在探探上滑好友已经是他们使用交友软件的日常 。
近日 , 探探联合创始人潘滢在36氪wise2020峰会上分享 , 现如今 , 很多年轻人离开家乡来到大城市生活、工作 , 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 , 他们需要建立新的社交圈 。 探探上的左滑右滑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相遇方式 , 一种新的相遇场景 。
从探探母公司陌陌刚发布财报看 , 第三季度探探的净营收从2019年三季度的3.100亿元增至7.289亿元(约1.074亿美元) 。 按此计算 , 第三季度探探净营收同比增长达135% 。
移动互联网发展十年历程 , 社交行业巨头林立 , 新选手不断涌入赛道 。 对于深耕社交行业六年的探探来讲 , 是如何于不动声色中稳稳抓住年轻人的心?
如今 , 「网恋」成为返古词汇 用社交软件来找未来伴侣 , 总是会和很多年前的词汇——网恋 , 联系起来 。
这一词汇最早起源于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 很多80后还有记忆 。
那时候上网还需要拨号 , 放学后一股脑的都钻进网吧 , 看到抖动的QQ头像会觉得兴奋神秘 。 那是那个时代的年轻人第一次通过网络与素未谋面的「好友」交流 , 「踩空间」是一种礼尚往来的社交礼仪 。
时光流转到2020年 , “云上生活”已经成为常态 , 微信作为熟人圈子工作生活的通讯工具 , 其霸主地位毋庸置疑 。 但年轻人对于人脉圈子的拓展 , 渴望建立新联系的社交需求 , 就于不动声色中转移到了另外的社交阵地 , 诸如探探这样的移动应用上 。
那里是属于当代年轻人的社交新阵地 , “左滑右滑”成为一种生活仪式感 。
从探探最近的数据统计显示 , 截止2020年12月份数据统计 , 探探累计注册用户破4亿 , 实现互相匹配逾200亿次 , 其中几近80%的用户为90后 , 95后、00后成为新增主力 。
这款起初定位于帮助男女用户寻找婚恋对象的社交软件 , 帮助数以万计的年轻人找到伴侣 , 走进婚姻殿堂 。
据探探潘滢介绍 , 探探工作人员的邮箱里 , 经常会收到来自用户的感谢邮件 , 还有邀请去参加婚礼的 。 他们感谢探探 , 让他们在万千人海中寻得知交 , 找到幸福 。
【生活|从“左滑右滑”中解码探探做社交的图谱】
文章图片
时至今日 , 我们早已不再谈论「网友」这个词汇 , 因为每天工作、生活几乎都离不开网络 , 我们与同事通过通讯软件协同办公 , 用手机应用完成日常消费的在线交易 。
我们不用和对方见面 , 即可感受到对方的脾气性格、工作风格 , 线下、线上社交的区隔早已被网络技术打破 。 哪怕是坐在对面的同事 , 我们也是通过微信在交流不是吗?
走出熟人圈层 , 探探这类社交软件则承载了年轻人对人脉圈子拓展的需求 , 也从中来寻找志趣相投的“另一半” 。
网恋最早是美好的代名词 , 现在早已成为生活常态 , 普通到没人再会提及「网友」这个词 。
「左滑右滑」中的数字密码 「左滑右滑」是探探最明显的特征 , 提起这个动作自然想到探探 。
据说 , 这个动作的设置 , 源于探探的双盲匹配机制 。
所谓双盲 , 是指被左右滑动的另外一方并不知晓 , 双方都是盲选的状态 。 不喜欢可以「左滑」 , 被左滑的人并不知道 , 避免了不被喜欢的尴尬;喜欢可以「右滑」 , 如果对方同样也向右 , 那么两个人匹配成功 , 这种匹配就是建立在彼此互相有好感的基础上 。
用户每滑动一次 , 既是对眼前这个人的审视 , 同时也是自我的审视 。 这个看似不经意的动作 , 却可能开启一段对未来生活有着重要意义的社交关系 。
据探探相关数据显示 , 女性用户平均每天滑动探探300次, 男性用户每天滑动 200次 。 也就是 , 说女性用户的活跃度是男性用户的1.5倍 。
文章图片
这可能有一点出乎意料 , 但背后的原因又特别好理解 。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 , 大部分的女性用户在等着别人来追求 , 很少女性有勇气 , 主动去追求你真正喜欢的男生 。
但在探探上 , 很多女性第一次体验到了主动挑选的权利 , 按照自己的心意去挑选你真正喜欢的人 , 而不是又回到一个被动等待、被别人挑选的地位 , 这就是这些数字背后真正的由来 。
同时 , 在这些滑动行为中 , 女性用户平均“右滑(喜欢)”6%的人 , 而男性用户平均“右滑”喜欢60%的人 。
文章图片
通过洞察发现 , 男性是更需要被认可、更需要被欣赏、更需要被爱的一个群体 。 由此分析得出 , 女性用户的行为习惯更有助于算法优化 , 并提升男女用户之间互相匹配的概率 。
从算法层面来看 , 通过大数据分析及AI技术 , 可依据用户的滑动轨迹及填写的兴趣标签、个性特征 , 来为其匹配合适的人 。 人与人之间匹配的算法难度 , 是电商行业中人与物匹配难度的指数倍率升级 , 毕竟 , 人与人之间的喜好是最难通过算法来推算的 。
在探探上 , 「左滑右滑」是自我和他人的判断 , 配对成功是一种仪式感 。
由此可见 , 在左右滑动的背后 , 不仅隐藏着这届年轻人交友的准则 , 对自己的认知 , 还引导着AI算法不断提高自学习能力 , 来让社交软件更好的成为连接社交关系的智能化“桥梁” 。
从这个维度来讲 , 我从探探上滑到了一位聊得来的好友 , 这背后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
真实 , 是做社交的基本盘 脱离熟人圈子之外的社交 , 很难绕过「真实」二字 。
随着科技的发展 , 诞生了很多在线虚拟陪伴产品 , 来缓解年轻人的孤单感 。 但从长远来看 , 过于虚无的在线交流之后 , 反而会陷于更深层次的孤独 。
在电影中 , 主人公西奥多在AI机器人萨曼莎的陪伴中 , 孤单感被消减 , 但并不能缓解西奥多对于真实情感的需求 。
探探潘滢在36氪峰会上强调 , 如何通过技术赋能交友体验 , 让在线社交更真实 , 是探探面对的问题之一 , 这是做社交的基本盘 。
用过探探的用户都知道 , 探探非常鼓励用户去通过真实头像认证和身份认证 , 这种引导本身是对真实社交氛围的营造 。
文章图片
而且 , 探探的匹配机制是基于地理位置推荐 , 生活、工作在相同区域内的年轻人往往具有更为接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 , 从线上认识的好友更有线下见面的可能 , 让真实的社交关系得以通过网络技术来实现从线上到线下的延展 。
在交互体验上 , 用户可以通过“真心话、闪聊”等多样化的功能来帮助用户寻找更为契合的沟通方式 , 让破冰更顺畅 , 不至于尬聊;同时设置了更多的个性化标签 , 来突出个体的性格特质、专属气质 , 来帮助彼此加深了解 , 为建立更为深度的社交关联构建基础 。
从这一点上分析来看 , 未来的社交平台对用户真实需求的把控 , 更有助于搭建更加丰富的社交场景 , 在提升平台用户黏性的同时 , 使用户实现平台使用的真正目的 , 寻找到更多同好 。
文章图片
可以预测 , 未来实时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必然带来交互场景的极大丰富 , 用户不再只是通过文字、图片、送礼来表达自己 , 很多生活中的社交场景均能在社交平台实现 。 毫秒级延迟的实时社交所带来的现场感与真实感 , 将同时增强线上交流的 广度、深度与强度 。
现如今 , 社交软件实际上是用户心中对于文化再造的空间 , 是属于自己的能量场 。 众多年轻人在探探上交朋友、说心事 , 这正体现在此 。
移动互联网发展十年 , 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从未如现在这般紧密 。
未来 , 以探探为代表的社交平台 , 或将在这一代年轻人观念变更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 并成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 。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生活|气笑了,这APP的年度报告是在嘲讽我吧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生活|数字文旅的精彩生活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