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曾响铃
来源 | 科技向令说(xiangling0815)
长久的“预热”后 , 5G越来越多展现出现实落地价值 , 技术的能量散发出来——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 , 这首先表现在5G强大的传输能力应用上 , 在各种直播连线的活动中频繁出镜 。
例如12月5日的动感地带第十四届音乐盛典“咪咕汇” , 仅从此类文娱盛典活动本身的属性看 , 尽可能豪华的嘉宾阵容仍然是标配 , 陈立农、重塑雕像的权力、蔡徐坤、G.E.M.邓紫棋、毛不易、孟美岐、潘玮柏、吴奇、硬糖少女303、袁娅维、沙楠杰、张靓颖等出席 , 而更值得关注的是 , 此次咪咕汇打出的旗号是要引领“科技+音乐”行业风向标 , 在这个活动上 , 通过5G技术的8K+120帧超高帧率直播落地应用 。
文章图片
一方面 , 作为中国移动旗下的数字内容聚合者与生产者 , 咪咕肯定不会放过这样的直播机会在强化用户体验方面有所作为;另一方面 , 依托全国唯一一台8K直播车的技术硬核条件 , 似乎也正在给咪咕带来横向的行业竞争优势 , 这显示出5G一落地就在马不停蹄为互联网企业和产品们创造价值 , 至少从咪咕案例看 , 在高度依赖直播、视频形式形成用户体验的内容产品这里是如此 。
对内容产品们 , 5G带来的不仅有“画质”
极高的清晰度和帧数 , 这是5G直播带来的直接技术能力 , 而如果与内容产品结合 , 它所发挥的就不只有“画质”的价值 。
1、视觉体验真正由量变到达质变
仅从技术配备来看 , 此次中国移动咪咕以8K+120帧超高帧率对盛典进行全程直播 , 背后是中国移动5G+专线双千兆的传输保障支持 , 实现3路超高清4K+VR直播和1路超高清8K+VR直播 , 此外咪咕视频还通过较为少见的120帧插帧技术突破信源限制提升画面帧数 。
直观上 , 我们见过很多类似直播活动中 , 画质从720p到1080p到2K到4K , 30帧或60帧 , 这些技术参数的增长像是一种例行的优化升级 , 是“量变” , 但是 , 当笔者实际体验到8K、120帧时 , 它带来的视觉感受可能更应该用“质变”来形容 。
以120帧为例 , 适配的5G手机的画面与非适配手机(华为Mate 30 Pro)画面可以看出明显的不同(注:此次直播对搭载咪咕视频APP的手机有特定的硬件要求) 。
见:https://v.qq.com/x/page/r3209g11rf2.html
此外 , 实际体验中 , 8K分辨率让此类直播常常采用的VR视角变得更真实 , 而不是在视角转动时出现画质损失 。
文章图片
在视觉这件事上 , 用户体验更像是一个“取整函数” , 在达到让用户无法感受到像素点或模糊之前 , 所有的优化都只能是量变 , 只有迈过一个坎才能实现近乎真实的感受 , 8K、120帧可能是这个起点 。
2、不仅填补线上化带来的体验空缺 , 更尝试超越线下
在疫情冲击下 , 往线上走已经成为咪咕汇这类活动的常态 , 它被很多人不自觉认为是一种权宜之计 , “能挽回一点是一点” 。
然而 , 当5G配合现场技术创新 , 这种想法可能被颠覆——线上化的体验不仅得到提升 , 甚至在很多方面能够去超越线下实景观看的体验 , 这是很多人不敢想的 , 但在5G加持下做到了 。
咪咕汇活动直播中 , 除了画质和流畅度 , 在观看视角上 , 咪咕还搞出一些特殊的做法 , 产品上设置了「云上盛典主视角」、「爱豆专宠视角」、「至臻原画视角」、「上帝视角」、「汇客厅视角」、「神秘X视角」等高清平面视角 。
简单说 , 用户可以选择「云上盛典主视角」盯着主舞台 , 也可以选择「上帝视角」从高空看全局 , 还可以针对某个明星用「神秘X视角」得到其一举一动的信息 。
此外 , 实际体验下来 , 通过配置移动云VR应用的头显终端 , 3大超高清VR视角则提供了比平面视角更深的参与感 , 例如「VR摇滚区视角」可以让用户有类似深处坐在第一排的观感 , 而「爱豆同台视角」甚至让用户视角置身到了舞台之上 , 观感不再是二维而变得多维 。
这些视角的加入 , 来自于5G和技术创新的配合 , 而它所做的已经不只是弥补临场感缺失问题 , 而是让线上直播有属于自己的、超越线下的独特体验 , 这可能就是技术的力量 。
3、拉大产品从服务到营收的操作空间
技术对于产品的最大价值在于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操作空间” , 包括功能设计、体验营造、盈利模式探索等 , 5G对于内容产品更有类似的价值 。
由于极高分辨率和高帧数带来的良好体验 , 以及逆向高速数据传输的能力 , 咪咕的一些产品运营更能站得住脚而被用户所接受 。 实际体验中 , 咪咕视频就搞出了5G云观众功能 , 允许用户将自己的实时画面投射到咪咕汇现场(设置了一个大屏来展示) , 从而实现与明星“同台互动”的功能 , 甚至可以营造出类似于现场观众被导播摄像头聚焦、成为观众C位的效果 。
文章图片
事实上 , 这种设想很多活动中早已有雏形 , 当受限于传输能力 , 真实互动的体验不算太好 。 咪咕汇活动的实操 , 固然有创意创新的成分 , 但5G才是连接线上线下的枢纽 , 高清晰度的画面、低延时的传输 , 让这种互动变得更加真实 。
最后 , 值得注意的事 , 在实测中 , 咪咕会给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不同的画质、视角等等特权 , 这也为这款内容产品的盈利模式提供了腾挪空间 , 一旦5G加速普及 , 带来的商业价值不可忽视 , 反过来或也为当下视频平台的盈利难题提供技术角度的解决思路 。
实质性的技术优势形成后 , 内容产品能借此获得竞争优势吗?
除了给互联网产品本身带来用户体验和运营优势 , 5G技术似乎还在帮助产品们获得激烈竞争下的先发优势 。
1、技术换代的关口 , 5G将在短期内拉开实质性技术差距
在移动互联网充分发展后 , 互联网产品们背靠母平台所拥有的技术往往你有我有大家有 , 没有谁能能领先技术代差 。
5G的出现 , 使得部分掌握先机的产品得以获取维度优势 , 毕竟 , 越是在这种技术换代的档口 , 越是容易形成实质性的技术差距 。
咪咕在超高清直播领域由体育进入文娱 , 主要的用户和市场拓展也常见会以中国移动品牌活动为主 , 例如配合重启动感地带的一系列活动 。 随着5G狂潮的到来 , 依托渐入佳境的8K+VR技术以及一系列黑科技加持的咪咕 , 自然而然把5G当作自己的主场优势 , 通过5G协助咪咕系产品在大型活动组织、用户体验营造等方面做得更好 。
此次咪咕汇 , 原本就是咪咕文娱+体育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 5G+4K/8K+XR云演艺、横跨大小屏及VR端三端的盛典 , 对咪咕而言本就是一次在文娱产业树立5G时代标杆的机会 , 现在看来 , 咪咕较好地把握了这次机会 。
实质性的技术优势意味着技术成为护城河 , 保护内容产品以差异化体验、创新功能设计等能够成长和发展得更好 , 至少在5G全面普及前的这个时期 , 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借5G优势的产品出现 , 咪咕只是这一类产品的典型代表 。
2、更强烈的体验与互动 , 将推动内容平台获取更独特的用户价值
对以咪咕视频为代表的这一类型产品而言 , 借势明星的能量来运营用户是标配动作 , 各大产品都试图把当红明星的粉丝牢牢连接在自己的平台上 。
而5G技术的加入 , 会使得平台在这方面更有竞争力 。 最典型的 , 多样化视角、近乎无损的画质、创新的功能交互设计 , 让粉丝用户与明星爱豆实现更“近距离”交互 , 粉丝会对平台产生更多的“技术依赖” 。
举例来看 , 此次咪咕汇的子弹时间、自由视角是由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实现任何视角自由切换 , 陈立农的抒情、潘玮柏的RAP、孟美岐的精彩唱跳 , 这些内容要如何呈现 , 用户本质上变成了自己的“导播” 。
见:https://v.qq.com/x/page/s3209cwjjh3.html
加上专门跟随明星的视角等等功能 , 这些无疑让咪咕在明星粉丝运营上更有社群运营能力 , 获得争抢明星资源时的差异化平台属性优势 。
而更进一步看 , 新潮技术带来的新潮体验既可以“笼络”粉丝群体 , 另一个层面也在贴合年轻群体的需要——虽然两个群体有较大程度的重叠 , 但带来的价值却是不同的 , 新潮与新潮叠加 , 在推进“属于现在”的明星粉丝粘性的同时 , 内容产品也能通过5G实现对“属于未来”的年轻用户群的把握 , 这可能是技术优势的最好转化 。
提升体验的前沿技术 , 还能以解决方案的方式创造更多价值空间?
在此次咪咕汇活动中 , 中国移动咪咕从网络传输保障、现场采编、解码制播再到多端分发 , 从源头全面搭建起了8K+120帧直播体系 , 这更像是一个体系化的“解决方案” 。
而不久前金鸡节与中国移动咪咕与合作中 , 同样利用到了后者的5G+4K+VR直播等能力搭建了类似的一套“解决方案” , 帮助线上获得更好的观众参与和体验 。
这种基于5G技术的“解决方案”式的运营活动统筹 , 结合咪咕的实操 , 如果往下深挖 , 还表现出三个方面的价值:
一是更利于将5G技术各方面的价值放大形成合力 , 驱动内容平台十分重要的IP建设 , 例如“咪咕汇”这个已经成型的IP能够以更深刻的用户体验的方式走向深化;
二是5G时代 , 通过技术驱动全流程创新有很大可能革新云演艺直播模式(而不是只提供一个直播渠道) , 其中可以融入更多商业模式有关的要素 , 例如 , 在粉丝影响力的基础上 , 或能拓展线上票务、品牌植入等商业变现空间;
三是5G技术加持下的云技术原本就具备赋能更多的云行业的潜力 , 整体化而非零散的行动 , 更利于内容平台整体树立和打造行业标杆 , 在能够走向云演艺的类似咪咕汇的项目中产生影响力 , 从而带来某些合作的可能 , 其中或有新的商业机会 。
总之 , 在5G加速落地的关口 , 它比我们预料得要更快速、更深度地产生直接的商业价值 , 帮助企业和产品获得竞争优势 。 把目光从对5G的各种“展望” , 转到如何结合5G落地优势推进企业和产品发展、赢得激烈竞争上 , 很有必要 。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科技向令说】原创 , 未经授权 , 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 ,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
【完】
曾响铃
1钛媒体、品途、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多家创投、科技网站年度十大作者;
2虎啸奖评委;
3作家:【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等畅销书作者;
4《中国经营报》《商界》《商界评论》《销售与市场》等近十家报刊、杂志特约评论员;
【内容|直播奔向8K,5G正在为内容产品带来哪些竞争优势?】5钛媒体、36kr、虎嗅、界面、澎湃新闻等近80家专栏作者;
6“脑艺人”(脑力手艺人)概念提出者 , 现演变为“自媒体” , 成为一个行业;
7腾讯全媒派荣誉导师、多家科技智能公司传播顾问 。
推荐阅读
- 手机|【直播纪要】VR/MR会吹响消费电子反攻的号角吗?| 见智研究
- 设备|雷军亲自演示 MIUI 13“小米妙享中心”:一拖流转媒体内容
- 问答|紧追B站加码知识类内容,抖音上线“学习频道”
- 何由|2021年,奔向星辰大海的脚步更稳更远!
- 影像|京东零售集团CEO辛利军空降小米“跑进2022”活动直播间为米粉送福利
- 华为|Insights直播回顾手语服务,助力沟通无障碍
- 词条|百度百科上线2500万词条,超750万用户参与共创科普知识内容
- 耳机|「以乐之名耀市而生」飞利浦Fidelio 降噪真无线耳机T1新品直播发布会圆满召开
- 最新消息|俞敏洪首场直播带货500万新东方在线股价跌超21%
- 运营|Yiwealth面向百家金融机构免费提供百万元智能内容产品及服务,打造财富管理行业智慧运营新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