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AI手语主播 , 不仅可以报道新闻 , 还可以进行赛事手语直播 。 这将给听障人士带来福音 , 使他们可以酣畅地感受冬奥赛事的精彩 。 AI主播是语音识别和自然语音理解等技术驱动的手语翻译引擎及自然动作引擎 , 具备手语表达及手语呈现效果的能力 , 可提供专业精确的手语解说 。 冬奥赛事的“速度”与“激情” , 她将娓娓道来 。
可穿戴式智能体温计助力精准疫情防控
在“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下 , 赛场的防疫工作是重中之重 。
文章图片
在五棵松体育中心 , 一枚小小的“腋下创可贴” , 成为场馆内600多名工作人员的防疫利器 。
所谓“腋下创可贴” , 是一款可穿戴式的智能体温计 。 据五棵松体育中心场馆医疗和防疫副主任尹金淑介绍 , 需要测试的人员只需将手指肚大小的体温计用创可贴贴在腋下或上臂 , 并在手机App端绑定设备 , 受测者的体温数据变化就会在手机页面清晰展现 , 并可自动测量、自动上报后台 。
作为全球最小、测温最精准的可穿戴式连续智能测温设备 , “腋下创可贴”的测温芯片只有米粒大小 , 但测温精度可达到0.05摄氏度 , 充电一次能连续使用10天 , 可以满足冬奥会等大型赛事的疫情防控需求 。
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 , 让碳排放趋近于零
文章图片
国家速滑馆的场馆冰面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 , 成为目前世界最大的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打造的多功能全冰面 , 碳排放趋近于零 。 全冰面模式下每年仅制冷部分就能节省200多万度电 。 同时 , 包括国家速滑馆在内的4个场馆均使用新型二氧化碳制冷剂 , 北京冬奥会碳排放将全部中和 。
氢燃料电池车亮相冬奥
氢能源汽车的研发将在科技冬奥中得到展示 。 目前 , 具有中国技术特色、国际先进的氢燃料电池客车已经实现零下30摄氏度极寒环境下的储存和冷机启动 , 以及开启暖风空调场景下300——450公里的长续驶里程 。 这些车辆在服务场景多、气候条件差、道路情况多变的冬奥会进行示范应用 。
文章图片
北京冬奥会期间 , 张家口赛区将投入625辆氢燃料电池车 , 为赛事提供交通运输服务保障 。 目前 , 400余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正在张家口运行 。
推荐阅读
- 浦峰|冬奥纪实8k超高清试验频道开播,冬奥结束后转入常态化运转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