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这款《模拟恐怖》游戏,让我又回想起被雪花屏支配的恐惧( 三 )


就算观众迟钝到没有反应过来信息内容有哪里不对 , 视讯干扰和杂讯杂音也能第一时间在视听上警告你:我们有麻烦了 。
就拿笔者很喜欢的《Weather Service》篇为例 , 这部短片讲述的是气象台通过58电视台向观众紧急发布了一则怪异的气象预警 , 一起不宜群众观测的气象事件正在发生 , 且该警告将持续到第二天早晨 。

干扰|这款《模拟恐怖》游戏,让我又回想起被雪花屏支配的恐惧
文章图片

相信“怪”的地方你瞬间就能Get到 , “明天早晨”这样模糊但又带有强烈限定性的奇怪指示 , 还有“不宜观测”更是让人浮想联翩?
随后 , 电视台光速改口 , 称“已可进行观测” , 还用上了“Get out now”这样完全不应该出现在电视广播中的语句 , 紧接着警报再次恢复 , 直接用上了“不要看窗外”这样强硬直接的命令句式 。
杂讯干扰愈发强烈 , 以至于他们都直接放弃了使用节目模板 , 简单粗暴地贴出黑条白字来发布紧急指示 , 一场无声的战斗正发生在电视台幕后 , 全程都没有关于这场冲突的画面 , 但观众通过左右手互殴般的混乱播送中还是能读出 , 月光里面藏着无可名状的威胁 。

干扰|这款《模拟恐怖》游戏,让我又回想起被雪花屏支配的恐惧
文章图片

最终 , 反抗的声音停息 , 只剩下不明人士在不断怂恿观众去看月亮 , 而后未知势力直接接管了电视信号 , 强制播送了月亮的画面给所有观众 , 影片结束 。
“不要看月亮”的故事相当有名 , 而Analog Horror作品让观众能以第二人称参与到故事的特性让整个故事的演绎更具代入感 , 你不再是被动看着他人悲剧的看客 , 此刻你就是被卷入这场灾难的亲历者 , 这也是类型作品的一大魅力 。
你虽然只是无助地在接收着信息 , 但其对观众心理上仍存在被动的交互 ,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评价其“有点ARG(现实入侵游戏)的意思 。 ”
勇敢的尝试:真·模拟恐怖游戏
十月左右 , YouTube上一部名为《The Mandela Catalogue Vol. 1(曼德拉记录 第一卷)》的模拟恐怖短片在恐怖爱好者圈子里小火了一把 。

干扰|这款《模拟恐怖》游戏,让我又回想起被雪花屏支配的恐惧
文章图片

影片以警方的案件卷宗为体裁 , 架空了一种类人生物“伪人”入侵的世界观 , 甚至在官方卷宗中对于它的描述都有缺失 , 悬疑感拉满 , 这也是Analog Horror类型一个约定俗成的惯例 , 不要明确这个“威胁” 。

干扰|这款《模拟恐怖》游戏,让我又回想起被雪花屏支配的恐惧
文章图片

《Contingency》篇中 , 击垮了美国的威胁至终都正体不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