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写在发布一周年之际:《赛博朋克 2077》背后的思考与情感体验(20)


但随着角色变故的出现 , 《2077》的真面目逐渐显现 。 在失去同伴、与强尼相遇的过程中 , 以及不断见证他人人生抉择、帮助几位亲密伙伴直面人生困境的过程中 , V 的人生目标也从最初为了生存、为了出人头地、或是为了在世界上留下点什么等混沌的欲望 , 转变成了其他的东西 , 直至最后在天台上、神舆里得到答案 , 并作出最后的抉择 。
Relic 不是游戏里最重要、或者唯一重要的关键事物 , 事实上 V 的发售前预告也在暗示这一点 , 短暂的两分多钟 , 与 Relic 事件有关的镜头不过寥寥数个;亲自体验《2077》的一切 , 把逐步成型的思考付诸关键选择的实践 , 在自我反思中有所获得 , 显然在本作中占据着优先级更高的地位 。 在「云顶」 , V 本来很务实地急于追问艾芙琳·帕克的下落 , 但性偶尝试「澄清」了对话的重点、V 内心真正的需要:「真的问对了问题吗」「真正需要做的事是什么」;与荒坂华子、竹村五郎(Goro Takumura)等典型的公司人不同 , 披着性偶皮的强尼·银手告诫 V 要珍视自己的情绪 , 弄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 并深情寄语:「不要回头」「想要杀戮、就去杀戮 , 想把这座城市烧成灰、那就去烧」 , 这句被强尼奉为圭臬的台词 , 整部游戏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敦促玩家进行的自我对话 , 无异于是有人在透过屏幕告诉玩家 , 可能每个人都做不到完美无瑕 , 约书亚、强尼、V、赖宣都一样 , 但在不断反思下 , 做到敢于识别、坚持、珍视自己的价值、信念与意志 , 那么就算是以卵击石 , 就算没有人在乎、没有人认可 , 也能在某些维度成就些什么 。

思考|写在发布一周年之际:《赛博朋克 2077》背后的思考与情感体验
文章图片

就算结局已定
在聊这一点前 , 笔者认为有必要先讲一个《猎魔人》小说系列的故事作为引子 。 Andrzej Sapkowski 的《猎魔人》小说第二卷《命运之剑(Sword of Destiny)》抛出了「命运」的议题 , 其中提到杰洛特由于意外律与希里(Ciri)结下不解之缘 , 两人之间连起了一根强大魔法加持的命运纽带 , 但杰洛特并不相信命运;在本卷短篇《别的东西(Something More)》里 , 他认为「光有命运还不够 , 还需要别的东西」 , 因此虽然喜爱希里但仍然不与她相认 。 最后 , 在命运的操弄下 , 杰洛特费尽千辛万苦又找到了希里 , 希里告诉杰洛特「我就是你的命运」 , 而杰洛特则回复「不光是我的命运」 。 我想 , 或许对《猎魔人》理解深刻的 CDPR 从这一「命运」议题中收获了深远影响 , 因为我们能在《2077》里看到极为类似的东西 。
V 在「云顶」那次极为重要的谈话(单从本文引用它的次数应该就能看出了)中 , 最重要的话题之一就是 , V 要如何面对已经死过一次(被德克斯特击毙)、马上又要再次死亡(自己的意识很快就会被 Relic 上的强尼覆盖)的命运 , 带到现实中 , 这其实是很容易出现在一个人身上的焦虑:只要坚持想做的事、就必定能实现计划中的人生意义 , 现实明显不会给任何人打这个包票;或者换一个视角就更好理解了 , 放大到宇宙、时间的宏观尺度 , 即便人类整体也不过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 , 更遑论人类中的每个微小个体 , 碌碌无为、灰飞烟灭可以说是我们每个人不可能逃脱的宿命 , 那么人生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推荐阅读